正确答案: D

增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以及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题目:血浆代用品的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研究疾病分布规律主要用于
  • 确定一个地区的疾病分布规律,为探索病因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单选题]下列有关质量手册的管理内容错误的是
  • 质量手册的放置应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查阅

  • 解析:质量手册的管理通常包括其编辑、审批、发放、保存、修改、文本控制等内容,质量手册作为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一般不需要放置在工作人员随时查阅的工作场所,作业文件才需要放置在工作人员随时查阅的地方。

  • [单选题]血小板表面没有哪种抗原
  • Rh


  • [单选题]我国规定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试剂盒进入市场必须
  • 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合格,实行批签发

  • 解析:我国规定HBsAg、HCV抗体、HIV抗体和梅毒等输血相关疾病检测试剂盒必须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签合格才能进入市场。批签发检验或者审核的标准为现行的国家生物制品规程。

  • [单选题]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
  • 62~85g/L

  • 解析: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62~85g∕L。临床意义:(1)生理性波动:长久卧床者因体液分布原因比直立活动时低3~5g/L。新生儿比成人低5~8g/L。60岁以上老人比成人约低2g/L。(2)增高:见于:①脱水、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相对增高;②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慢性炎症等(多由γ—球蛋白升高引起)。(3)降低:见于:①蛋白质丢失:如严重烧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液等;②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如长期饥饿、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妊娠后期、哺乳期摄入不足或恶性肿瘤、甲亢、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性疾病;③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相对降低;④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疾病。严重肝脏损害约为40~50g/L,当TP<50g/L,ALB<30g/L时,常出现腹水。

  • [单选题]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致病因素是
  • HLA抗体和(或)HNA抗体

  • 解析: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致病因素是HLA抗体和HNA抗体,应选择B。A和C仅部分正确应予以排除。HPA是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本病无关。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患者常见于输注全血或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但不是血浆蛋白抗体所致应排除。

  • [单选题]抽样调查有很多优点,下列哪项不是其优点
  • 适合于调查患病率低的疾病

  • 解析:抽样调查优点是省时、省力,工作较细;缺点是设计、实施、资料分析较复杂;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变异过大的材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不适合用抽样调查;患病率太低的疾病不适合抽样调查,抽样比>75%时,不如进行普查。

  • [单选题]交叉配血不能发现
  • 患者与献血者HLA血型是否相合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