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行政法规是一种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法律渊源
题目: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解析:解析: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我国法律渊源的一种,其效力仅低于宪法和法律,故D项正确。行政法而非行政法规是规范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总称,故A项错误;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B项错误;行政法部门不仅由行政法规构成,还包括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散见于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中,故D项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买卖合同,甲将5辆汽车卖给乙。此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甲将汽车所有权转让给乙的行为
解析: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体现一定物质利益的行为,单纯的物或者单纯的行为都不能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此,在本题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甲将汽车所有权转让给乙”这一体现物质利益的行为。A、B、D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 )。
2004年宪法修正案
[单选题]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
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解析:解析:构成教唆犯的条件之一是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构成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由于乙为15周岁,没有达到盗窃罪所要求的刑事责任年龄,故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多选题]下列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有( )。
重婚罪
非法拘禁罪
遗弃罪
解析:解析:盗窃罪在犯罪既遂后,仅是犯罪状态的持续,并非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处于持续过程之中。
[单选题]国务院常务会议由以下人员组成( )。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88条规定,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单选题的答案是要选择最优的选项,A、B、D项的成员组成均不完全符合,故不正确。
[多选题]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 )。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蒙古律》
《回律》
解析:解析:清政府在对待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问题上一贯采取怀柔和拉拢的政策。表现在立法上,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各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律》、《回律》、《番律》、《苗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等。《钦定八旗则例》是乾隆时期针对八旗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行政法规。
[多选题]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享有( )。
独立的司法权
终审权
立法权
解析:解析: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自治权包括:(1)行政管理权。(2)立法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虽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并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4)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但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单选题]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 )。
起草法律议案
解析:解析: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及我国的立法实践,我国的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等阶段。比照本题各选项,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