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心房内折返激动

题目: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解析:房性期前收缩产生的主要机制是:①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引起心房肌提前除极;②心房内折返激动,引起心房肌提前除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晕厥多次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4700ms,文氏点为160次/分。最适合该患者的起搏器类型是
  • AAI型起搏器

  • 解析:患者窦房结功能异常而房室结传导功能正常,因而可选择安装AAI型起搏器。其优点是保持了房室同步和房室活动的正常顺序,从而可防止单纯心室起搏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起搏器综合征。

  • [多选题]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 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扑

    室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恢复窦性心律


  • [单选题]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常有心脏结构异常

  • 解析: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该类心律失常具有3个典型的特征:①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②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而静息心电图常无明显异常;③心脏结构多为正常。

  • [单选题]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的供血主要来自
  • 左前降支

  • 解析:右束支和左前分支主要由左前降支的穿隔支供血。

  • [单选题]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 NormanJ.Holter

  • 解析:1957年,美国NormanJ.Holter首先发明和研制成功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的记录仪。因此,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监测。

  • [单选题]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 [单选题]关于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常人不同导联之间QT间期差异可达50ms

  • 解析:正常人不同导联之间QT间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大QT间期差异可达50ms,以V2、V3导联的QT间期最长。

  • [单选题]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
  • 包括心房、房室结、心室和旁路


  • [单选题]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
  • ≥20mm/mV

  • 解析: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增益)是指输入1mV电压时的描笔偏转幅度,最大灵敏度标准至少应达到≥20mm/mV。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骨外科(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MRI技师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