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5ml
题目:饮酒过多也可能致命;导致儿童丧生的纯乙醇的量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乙醇(酒精)中毒的表现。纯乙醇的致死量,婴儿为6~30ml,儿童约为25ml,成人为250~500ml。血中乙醇浓度达0.35%~0.4%时可导致死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钩虫感染宜选用( )
阿苯达唑
噻嘧啶
甲苯咪唑
解析:哌嗪主要对蛔虫和蛲虫有较强的作用。氯硝柳胺临床上用以驱除牛肉绦虫、猪肉绦虫和短膜壳绦虫。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嘧啶均可用于抗钩虫感染。
[多选题]患者因颈椎、腰椎疼痛服用某药,出现眼黄、尿黄、乏力、纳差和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后症状缓解和好转。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患者个人可以向( )
经治医师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药品经营企业报告
药品生产企业报告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采购的说法,错误的是( )。
药品批发企业可以从农村集贸市场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但是,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除外。《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对中药饮片管理的规定:严禁医疗机构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违法采购中药饮片调剂使用。故本题选择D。
[多选题]以下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主要影响临床药效学的是
敏感化作用
保护药品不受破坏
减少彼此的不良反应
作用不同的靶位,产生协同作用
解析: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药效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①作用不同的靶位,产生协同作用;②保护药品免受破坏,从而增加疗效;③促进吸收,增加疗效;④延缓或降低抗药性,以增加疗效(2)减少药品不良反应(3)敏感化作用(4)拮抗作用(5)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
[单选题]属于抗炎类保肝药的是
异甘草酸镁
解析:本组题考查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的分类及特点。肝胆疾病辅助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类:(1)必需磷脂类作为细胞膜的重要组分,特异性与肝细胞膜结合,促进肝细胞膜再生,协调磷脂和细胞膜功能,代表药物是多烯磷脂酰胆碱。(2)解毒类药物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代表药物是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3)抗炎类药物通过各种机制发挥抗炎作用,有类激素样作用,代表药物为甘草甜素制剂。(4)降酶药主要有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代表药物有联苯双酯、双环醇。(5)利胆类药物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汁淤积,代表药物有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故答案选CAEDB。
[单选题]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解析:利多卡因是急性心肌梗塞首选药、也可用于外科手术、洋地黄中毒及心脏导管等所致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其次也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用其他抗惊厥药无效者及局部或椎管内麻醉。还可以缓解耳鸣。
[多选题]"主动监测"获得药物警戒信号的方式有
定点监测
处方事件监测
解析:主动监测:定点监测和处方事件监测是两种常用的ADR主动监测方法。
[多选题]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包括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趋势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
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单选题]激动剂的特点是
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部分激动剂对受体有很高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综合分析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