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

题目: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的面向过程的方法有本质不同,它的基本原理是 ______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设R和S为两个关系,分别代表选择、投影、乘积关系代数的运算符号是
  • σF(R)、пA(R)、R×S

  • 解析:解析:σF(R)表示选择运算,пA(R)表示投影运算,R×S表示乘积运算(笛卡儿积),R∩S表示交运算、R∪S表示并运算。

  • [单选题]下列关于类和对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对象

  • 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类和对象的概念。类是用户定义的一种类型,程序员可以使用这个类型来说明多个变量,即对象。

  • [单选题]窗体的隐藏和删除,分别用在不同的场合,隐藏Form1和删除Form1的命令是( )
  • Form1.Hide Unload Form1


  • [单选题]能够将表单的Visible属性设置为.T.,并使表单成为活动对象的方法是
  • Show

  • 解析:解析:Hide方法用于隐藏表单。Show方法显示表单,将表单的Visible属性设置为.T.,并使表单成为活动对象,故选项B正确。Release方法是将表单从内存中释放。SetFocus方法是让表单获得焦点,使其成为活动对象。

  • [单选题]设R是一个2元关系,有3个元组,S是一个3元关系,有4个元组。如T=R×S,则T的元组为( )个。
  • 12

  • 解析:解析: R为n元关系,S为m元关系,分别有p、q两个元组。两个关系笛卡儿积后,新关系是一个n+m元的关系,元组个数是q×p。

  • [单选题]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main() { int p[8]={11,12,13,14,15,16,17,18},i=0,j=0; while(i++7) if(p[i]%2)j+=p[i]; printf("%d\n",j); }
  • 45

  • 解析:解析:在C语言中,数组的下标默认为0,因此数组p的下标范围为:0~7。程序循环过程为:第1次循环i=0,执行循环,并且i自加,得i=1,因此p[i]为p[1]=12,12%2=0,不执行后面的语句;接着进行第2次循环,此时i=1,小于7执行循环,并且i自加,得i=2,因此p[i]为p[2]=13,13%2=1,执行后面的语句;这样一直到退出循环。最后j的值为j=13+15+17=45。

  • [单选题]以下能正确定义一维数组的选项是
  • char a[]={'0','1','2','3','4','5','\0'};

  • 解析:解析: 选项A)中,定义的初值个数大于数组的长度;选项C)中,数组名后少了中括号;选项D)中,整型数组不能赋予字符串。

  • [单选题]阅读下列程序:class ThreadTest extends Threa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Thread t=new Thread(this); t.start();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A thread test."); }} 对该程序而言,正确结论是 ( )
  • 该程序存在编译错误,因为在main()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指针

  • 解析:解析:该题是对this知识点的考查。该程序在编译存在错误,在main()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所以选项A、B、C的说法是错误的。

  • [单选题]有如下程序: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TestClass{private;char c;public;Tes
  • 有如下程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estClass { private; char c; public; TestClass (char n):c(n){} ~TestClass () { coutc; } }; class TestClass1:public TestClass { Private: char c; public: TestClass1(char n):TestClass (n+1),c(n){} ~TestClass1() { coutc; } }; int main() { TestClass1 obj('x'); return 0; } 执行上面的程序输出( )。

  • xy

  • 解析:解析:题目中程序TestClass为基类,TestClass1为派生类。在主函数中定义TestClass1对象obj('x'),“TestClass1(charn):TestClass(n+1),c(n){}”,所以先输出x,然后调用基类构造函数,'x'+1='y',所以输出y,即答案为xy。

  • 推荐下载科目: 微软认证 Linux认证 JAVA认证 华为认证 软考高级 软考初级 通信工程师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其他 LTE认证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