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脂肪变性

题目: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基本病变错误的是

解析: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反应性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2000、2006)子宫动脉来自
  • 髂内动脉

  • 解析: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arteria uterina起自髂内动脉(前干),较粗大,发起后沿盆侧壁向前,下,内行,经子宫阔韧带基部,到子宫颈外侧2CM处,跨过输尿管末端前,上方至子宫侧缘,在阔韧带两层间迂曲上行,达子宫角,转折向外,行于输卵管下方,最终达卵巢前缘并与卵巢动脉吻合.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交叉关系,该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子宫动脉并有向下的分支至阴道上部和膀胱底。

  • [单选题]患儿男,3岁。腹泻3天,诊断为重型腹泻,静脉补充有效量的3:2:1液治疗,脱水明显纠正,尿量增加,但患儿仍有精神差、腹胀,肌张力低。考虑其目前存在
  • 低钾血症

  • 解析: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①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②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呋塞米、依地尼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③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本题的"低钾血症"属于第一种情况。神经肌肉系统:精神差,肌张力低;消化系统:腹胀。故选B。

  • [单选题]第一心音产生机制
  • 收缩期二三尖瓣关闭

  • 解析:第一心音:S1主要由于心室收缩开始,二尖瓣和三尖瓣突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而产生。其他如左室和主动脉因血流冲击产生的室壁和大血管壁的振动,半月瓣的开放,心室肌收缩,心房收缩终末部分,也参与第一心音的形成。

  • [单选题]女,26岁,月经规律,现停经50天,要求确定诊断,应首先推荐的方法是
  • 盆腔B超检查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的能力。考查早期妊娠的诊断。育龄妇女停经后首先考虑早期妊娠,根据停经、早孕反应、妇科检查等初步诊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孕激素测定、宫颈黏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均有助于妊娠的诊断,但确定孕囊的位置、胎儿存活情况应通过B型超声检查。所以答案是C。

  • [单选题]我国诊断巨大胎儿的最低体重标准是
  • 4000g

  • 解析: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为巨大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故选A。

  • [单选题](2012)腕部外伤后出现"枪刺刀"畸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 Colles骨折

  • 解析:Colles骨折被形象地比喻为餐叉样骨折或者枪刺刀样骨折,表现为骨折近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

  • [单选题]初产妇,26岁。妊娠39周。分娩过程中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产科检查:下腹部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停止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停止。诊断为“高张性宫缩乏力”。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 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

  • 解析: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及其极性。故A正确,不选。给予强镇静剂哌替啶100mg,吗啡10~15mg肌注或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不协调性宫缩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故排除C。在宫缩恢复之前严禁应用缩宫素。故B错误,选B。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故排除D;若不协调性宫缩已被控制,但宫缩仍弱,可用协调性宫缩乏力时加强宫缩的各种方法,如宫缩素静脉滴注。故排除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急诊医学(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专业知识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