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题目:女,18岁。月经不规律2年,阴道大量流血2周,贫血貌。B超示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血FSH、LH、T、PRL水平正常
解析:2.青春期与生育期患者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主;绝经过渡期患者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血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止血后需调整月经周期。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雌孕激素联合疗法。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50岁。近1年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伴潮热、出汗。查体:外阴阴道黏膜菲薄,宫颈及子宫萎缩。对该患者体内激素水平阐述正确的是
雌激素下降,孕激素下降,促性腺激素上升
解析:围绝经期过去称更年期,是妇女一生重大的转变时期,绝经表示妇女生殖功能的结束。绝经前卵巢已可能不排卵,卵巢性激素的分泌必然有较大变化,伴随卵巢的功能衰竭,身体多种生理变化也开始发生。围绝经期激素水平变化:最主要的生理变化是雌、孕激素的减少,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升高,FSH/LH小于1。卵巢性腺激素水平下降,伴随而来的是月经停止,性欲减退,生育功能消失,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以致出现情绪波动,感情多变,并诱发多种疾病。性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反生反馈效应,信息传输给垂体,使得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
[单选题]为预防风湿热发作,长效青霉素注射时间至少持续
5年
解析:预防风湿热复发应用长效青霉素12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月1次,青霉素过敏患儿可改用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口服,每月口服1周,红霉素剂量20~40mg/(kg?d),分次服用;预防期限不得少于5年,有心脏炎者应延长至10年或至青春期后,最好持续至25岁。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做终身药物预防。
[单选题]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第1天补液,下列哪项最适合
2:1含钠液
解析: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故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肝细胞水肿的病变是
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透明度增加
解析:肝细胞水肿,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透明度增加,D正确,E选项肝细胞体积缩小不正确。
[单选题]女,64岁。2型糖尿病病史10年,近2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查体:BP140/100mmHg,神志清楚,营养差,甲状腺无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明显水肿。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6mmol/L,血清胆固醇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6mmol/L,血浆白蛋白28g/L。为明确水肿原因,首先应进行检查的是
尿蛋白定量
解析: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该患者糖尿病病史10年,近期出现双下肢水肿,营养差,心、肝、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化验示低蛋白血症,首先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故应查尿蛋白定量以明确诊断。故选E。
[单选题]男,50岁。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包块,易还纳,未进入阴囊,不透光,主要考虑为
直疝
解析:鞘膜积液的透光试验为阳性,故排除A。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一侧有睾丸。题干不符合,故不选B。股疝的一般症状为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股疝不易回纳,容易嵌顿,伴胀痛,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故不选C。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故不选D。老年男性多考虑直疝,且包块位于腹股沟三角区,故选E。
[单选题]大叶性肺炎肺实变时叩诊特点
实音
解析:典型的大叶性肺炎,体格检查提示“肺实变”体征。
叩诊:肺部呈实音;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支气管呼吸音,严重者呼吸音减弱。
触诊:病侧语音震颤增强。
肺部视诊:一般无明显特征。
[单选题]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后,可逐渐增加到热量供给为
120~170kcal/(kg·d)
解析: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后,可逐渐增加到热量供给为120~170kcal/(kg·d)。
[单选题](2005)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的有效成分是
胆盐
解析: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这些物质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相当于乳化剂的作用,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