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设计标准

题目:建立参考区间时,筛选参考个体的原则是根据

解析:参考个体的定义明确规定了参考个体是指根据设计标准筛选出进行实验的个体。由于缺少对健康的通用定义,需要考虑的健康因素可以通过排除不健康的标准来实现。也不一定要求是年轻人、某地人和只选择该项目检测结果“正常”的个体。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 A、B和C

  • 解析:机体抵御微生物感染的基本因素包括完整的皮肤、黏膜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抗微生物侵袭的屏障作用;各种分泌液的保护;正常菌群的拮抗;吞噬细胞、细胞因子、补体系统等非抗原特异的免疫辅助因素等。

  • [单选题]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 )。
  • 两差比值评价法

  • 解析:两差比值评价法是同一标本在短时间内重复2次测定之差与2次细胞计数标准差的比值。

  • [单选题]统计学中一个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说明一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中心位置或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 平均数

  • 解析:平均数是统计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体系,用来说明一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中心位置或平均水平。它常作为一组资料的代表值,对资料产生概括的印象,并便于进行组间的比较。

  • [单选题]对某样本的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r
  • 若建立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血糖浓度大于多少为高血糖症
  • 7.0mmol/L

  • 解析:血糖浓度大于7.0mmol/L为高血糖症。

  • [单选题]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是5.5mmol/L,标准差为0.5mmol/L,根据22s规则,其失控限为
  • 下限为4.5mmol/L,上限为6.5mmol/L

  • 解析:22s规则要求在均值±2SD,则失控范围为C。

  • [单选题]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 缺乏NADPH使红细胞GSH减少

  • 解析: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红细胞无氧糖酵解障碍,导致NADPH缺乏,从而使维持胞膜功能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而易导致溶血。

  •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