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中性粒细胞

题目: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 )

解析: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质
  • 离子交换不同

  • 解析:考查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离子交换层析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根据各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单选题]染色体结构畸变不包括
  • 嵌合

  • 解析:结构畸变是指染色体出现各种结构的异常,主要的畸变包括缺失、断裂、重复、易位、倒位、等臂染色体、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

  • [单选题]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 )
  • 红细胞数目

  • 解析: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数。

  • [单选题]关于假单胞菌属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 可产生各种水溶性色素

  • 解析:假单胞菌属是专性需氧菌,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多有极端鞭毛或丛鞭毛,营养要求不高,能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许多菌株能产生水溶性色素和多种胞外酶。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脱落细胞学的缺点
  • 非肿瘤性疾病诊断研究少

  • 解析:脱落细胞学的缺点:①有一定的误诊率,仍有10%~40%假阴性。②细胞学诊断往往不能确定肿瘤的具体部位,需结合其他方法。③有时不易对癌细胞做出明确组织分型。

  • [单选题]“汹涌发酵”现象见于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出现“汹涌发酵”现象。

  • [单选题]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 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 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进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 [单选题]BFU-E增加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 解析:红细胞早期集落形成单位(BFU-E)是骨髓中红细胞系造血细胞形成的细胞集落,BFU-E增加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及部分慢粒患者;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性红细胞再障、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红白血病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中医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