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出租人
题目:在融资租赁合同项下,对租赁物的最终归属没有约定或者依法不能确定的,归( )。
解析:解析:根据《合同法》第250条的规定,A项是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将“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 )。
《贞观律》
[单选题]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将法分为( )。
一般法和特别法
[单选题]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某甲的心理态度是( )。
直接故意
解析:解析: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说明某甲有杀人的故意。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说明某甲明知其开枪行为会造成某乙死亡的结果,仍然希望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某甲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
[单选题]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 )
正确
[单选题]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 )的规定。
延长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延长的规定,但不适用中止和中断,因此,ABD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最早在法律上确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是( )。
汉宣帝
解析:解析:这个原则是汉宣帝时定的。汉宣帝四年(公元前66年)颁布“亲亲得相首匿”的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该诏令指在父母、子女、祖孙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罪以外,其他罪都要首先互相隐瞒犯罪行为,而不受到法律的追究。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是孔子,他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父亲替儿子隐瞒罪行,儿子替父亲隐瞒罪行。这样,才体现了父慈子孝之道。汉代推崇儒家思想,“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
[多选题]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是( )。
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法律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
解析:解析:此题测试宪法的地位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宪法在法律上的特征,也是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所在。宪法根本法的地位取决于三方面因素:(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这些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地位或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是其他法律的法律;(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条件更为严格。但是,不是所有国家的宪法都表现为宪法典,比如在英国,就不存在统一、完整的宪法典。因此本题应选ACD。
[多选题]在我国现行宪法中,既表现为权利又表现为义务的有( )。
劳动权
受教育权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宪法第46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以选项BC是正确的。
[单选题]周某1998年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3年,但一时没有被发现;2000年周某又实施了乙罪,该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10年,后周某被抓获。则关于对周某所犯的甲、乙两罪的追诉期间,说法错误的是( )。
在2006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解析:解析:周某所犯甲罪,追诉时效期限应为5年,也就是到2003年;但是,2000年又实施了犯罪,甲罪的追诉时效发生中断,应当重新起算,即由2000起再经过5年。周某所犯乙罪,追诉时效应当为15年,即可到2015年。所以A、C、D项正确,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