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先发展,后治理
题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再来治理,非但费事、费时、劳民伤财,而且有些环境问题难以逆转,甚至是不可逆转。因而, 的观点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危险的。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
解析:由片段表达的意思来看,题干是在批判一种对待环境问题“亡羊补牢”的做法,只有B项最为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55 .一名外国游客到北家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
16 天
解析: A .16 天
B .20 天
C . 22天
D . 24天
[单选题]据最近的调查显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一审法院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情况,往往事先与二审法院反复沟通。有的二审法院法官常年在一个岗位上任职,缺少流动性,与一审法院关系比较熟,造成的结果是当事人上诉后,只是进行形式上审查,降低了二审法院的监督职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审法院的监督力度。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很多上级法院没有发挥好审判中的监督职能
解析: 这段话主要是讲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以二审法院和一审法院的关系为例说明这一点,所以A项是正确的。B、C、D都是在这一问题中出现的种种表现,都不能选。
[单选题]地下水资源量占各个流域的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最大的是( )。
海河
解析:本题不用计算,只要把选项中诸河相关的数据调出来比较,可知海河的最大,因为海河地下水资源量大于地表水资源量,其他的都小于,故选B
[单选题]:有A、B两组数,每组数都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着,并且每组都各有25个数。A组数中前几个是这样排列的1,6,11,16,21…;8组数中最后几个是这样排列的…,105,110,115,120,125。那么,A、B这两组数中所有数的和是( )。
3150
解析:首先通过观察容易发现A、B两组数的排列规律。这两组数都排成等差数列,并且每组数都有25个数。用等差数5,1的求和公式可以算出结果,但必须先推算出A组数的第25个及B组数的第1个。如果能从“两组数个数相等”与“两组数都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这两个条件入手,用“首尾配对,变加为乘”。即A组数字之和为[25×(1+121)]/2,B组数字之和为[25×(5+125)]/2,两组数字之和[25×(1+5+121+125)]/2=3150,故选D。
[单选题]据美国K大学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能真正降解。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和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和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能生物降解的,一旦它们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这句话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了说明这句话,下文先介绍了厂家的说法,又谈了研究人员的看法及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厂家的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即句不符实。原文并没有否定“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科学性,倒数第二句话还对这类物质的特点作了分析故A项错误;原文也没有否定“生物降解”的现实性,开头强调并不能真正生物降解的塑料是“大多数”,结尾讲“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的“每个产品”是“经他们试验”的产品,并不是所有产品。故C项排除。D是明显的干扰项。故选B。
[单选题]0, 1, 32,81, 64, ( )
25
解析:数列可以写成:07,1 6,25,34,43,(5 2),所以答案也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