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肝细胞破坏,合成凝血因子不足
题目:患者,男性,55岁,黄疸,皮肤瘀斑,慢性重症肝炎。AST70U/L,ALT87U/L,GGT70U/L,ALP170U/L,清蛋白10g/L,球蛋白4sg/L,A/G下降,总胆红素53μmol/L,直接胆红素24.5μmol/L。APTT65.5s,PT20.4s,TT24.5s,Fg2.lg/L。
解析:2.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该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检测指标严重超标,清蛋白只有10g/L说明肝脏的合成功能已经破坏,进入失代偿期。我们知道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中合成,肝脏功能的破坏将导致凝血因子合成的减少。不在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为因子Ⅲ。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预防通过输血传播疟疾的方法哪项是错误的
凡患过疟疾的人一律不得献血
[单选题]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以上均是
解析: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4)免疫入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单选题]洗涤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的标准
≥70%
解析:洗涤红细胞质量标准为:红细胞回收率≥70%;白细胞清除率≥80%;血浆蛋白清除率≥98%。测定方法是分别测定洗涤前后各袋留取标本的血红蛋白含量,并根据容量计算出洗涤前后各袋血红蛋白的总量。
[单选题]骨髓移植患者输血宜选择
经辐照处理的红细胞
解析:由于移植前应用了强烈的免疫抑制剂,受者的免疫系统已基本破坏,为防止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受者所接受的所有含细胞的血液成分需进行γ射线辐照。
[单选题]建筑、设施与环境,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内环境布置好,外环境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