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
题目:关于胺碘酮的描述,正确的是( )
解析:胺碘酮为典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终止和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胺碘酮具有所有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的活性,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脂溶性高,口服、静脉注射均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不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内容的是
外语学习
解析:继续教育内容应以药学服务为核心,以提升执业能力为目标,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药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②职业道德准则、职业素养和执业规范;③药物合理使用的技术规范;④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⑤药物治疗管理与公众健康管理;⑥与执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与进展;⑦国内外药学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⑧药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等。
[单选题]以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氢氯噻嗪不可与普萘洛尔合用于治疗高血压
解析:心得安加利尿剂联用可以增强减压效果,缺点氢氯噻嗪长期服用对肾脏不利,有时可造成人体缺钾。氢氯噻嗪可与普萘洛尔合用于治疗高血压。
[单选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机为
溶栓后24h
解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使用抗血小板制剂,常用阿司匹林,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尽早给予,推荐剂量150~300mg/d,急性期后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h后开始使用。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但有效性尚不肯定。
[单选题]以下解救中毒措施中,正确的药物拮抗是
依地酸钙钠可"驱铅"
解析:二巯丙醇用于解救重金属中毒;依地酸钙钠能与铅形成无毒的络合物进而排除体外;阿托品用于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氯化铵与苯丙胺均显酸性,故不能促进其排泄;毛果芸香碱不能拮抗有机磷。
[单选题]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固体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
混悬型注射剂
解析:混悬型注射剂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或其他非水溶剂
[单选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作用靶位是( )
细菌细胞膜上特殊蛋白PBPs
解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均相同,为与细菌细胞内膜上主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使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交叉连接不能形成,导致细菌细胞壁合成障碍,细菌溶菌死亡。
[单选题]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是( )
对抗纤维蛋白溶解
解析:氨甲环酸为抗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溶酶中的赖氨酸结合部位结合,阻断纤溶酶的作用。低剂量防止纤溶酶原激活;高剂量直接抑制纤溶酶原的活性,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而止血。故答案选C。
[单选题]已知1%(g/Ⅱd)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2℃,计算将其1%(g/ml)溶液注射液1000ml调整为等渗溶液所需添加氯化钠的量。已知1%(g/ml)氯化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578℃
6.9g
解析:本题考查等渗浓度的计算。本题的依据是等渗溶液的冰点降低值都是0.52℃、1%(g/ml)氯化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578℃。本题的"难点"在于必须另外添加氯化钠,而且调整溶液的体积不是100ml。首先计算调整100ml溶液添加氯化钠,即:(0.52-0.12)÷0.578=0.692g1%(g/ml)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添加氯化钠:0.692×10=6.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