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题目: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定义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1房室阻滞可能为二度Ⅱ型,亦可能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应注意鉴别。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若心室夺获的PR间期均相等,则为Ⅱ型阻滞,PR间期不等可能为Ⅰ型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是病理性还是药物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晕厥。3:1阻滞本身不能确定阻滞的部位,下传的QRS波群增宽可提示阻滞发生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HRV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可以取任意时间段分析
解析:HRV降低是预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的有用指标,HRV时域分析以24小时为宜,只有相同的时程、相同类型的HRV指标方能进行比较。
[多选题]需要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相鉴别的是
窦性停搏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
解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P'波有时埋藏在T波上,并出现一个较长的PP间距,因此容易误认为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窦性心律不齐等。鉴别的方法是把长PP间距之间的T波形态与其他的窦性T波比较,如果该T波的形态发生变形,提示为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单选题]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
0、1、2、3和4相
[单选题]纵下为肺血增多的X线征象,但除外
肺野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纤细
解析:肺野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稀少、纤细是肺血减少的X线征象。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如果QRS波群形态无异常变化,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一定在房室结或希氏束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成人PR间期>0.20s(老年人PR间期>0.22s),或对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心率没有明显改变而PR间期延长超过0.04s,可诊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窄QRS波群,其阻滞部位多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但亦可见于希氏束下(双侧束支)传导延迟程度相等时。QRS波群形态畸形者多见于希氏束以下阻滞,亦可见于希氏束以上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
[单选题]X线胸片显示肺血减少及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最可能的疾病是
肺动脉瓣狭窄
解析:肺动脉瓣狭窄可引起两侧肺血减少,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有凸出者为肺动脉瓣狭窄后扩张所致。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高位室间隔缺损可引起肺血增多。
[单选题]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是指
双腔起搏器感知房性期前收缩或其他信号后出现快速、规整的心室起搏
[单选题]临床上发生电风暴最常见的病因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解析:电风暴一般多指24小时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和处理的临床症候群。电风暴可见于各种情况,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年来,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原发性短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遗传性心律失常(又称离子通道病)引发的电风暴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