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题目: 女,38岁。突发心悸伴烦躁和胸闷30分钟,四肢发凉,曾出现黑曚,收入急诊监护病房。查体:BP70/50mmHg,心率180次/分,心率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

解析: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不等、频率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150~500次/分钟。题干患者已经属于心室颤动,直流电复律和除颤为治疗室扑和室颤的首选措施(B错),应争取在短时间内(1~2分钟)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若在发病后4分钟内除颤,成功率50%以上,4分钟以后仅有4%。(C对)患者是有心跳的,不需起搏(A、D、E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儿,5岁。便血,新鲜,量不多,位于大便外面,考虑疾病可能性大的是
  • 直肠息肉

  • 解析: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黏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①便血,无痛性便血,便血出血量较少;②脱垂;③肠道刺激征。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
  • 消除贫困

  • 解析::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保护环境、合理营养、饮用安全卫生水、改善卫生设施、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卫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等。预防保健:在研究社会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客观规律及它们和人群所处的内外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和有效药品,以避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促使早日好转痊愈,防止带菌(虫)和向慢性发展。药物应用以“节约、有效”为原则,那些药物应用“愈多愈有效”、“愈多愈好”的观念是错误的。用药物不仅造成药物浪费,增加病家经济负担,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社区康复:对丧失了正常功能或功能上有缺陷的残疾者,通过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的综合措施,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2]

  • [单选题]抑制PG合成酶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 吲哚美辛

  • 解析:吲哚美辛(消炎痛)是最强的环氧酶抑制剂之一,有显著的抗炎及解热镇痛作用。由于不良反应多,仅用于其它药物疗效不显著的病例。主要治疗各类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常能见效。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精神失常、血细胞减少及过敏反应,也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 [单选题]登革病毒的传播方式是经
  • 虫媒传播

  • 解析:登革病毒的传播方式是经虫媒传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