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当翳风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题目:安眠穴位于
解析:2.安眠穴在项部,当翳风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天柱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故1题选择A,2题选择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儿指纹浮露主
外感表证
解析:指纹浮现,主病在表。指纹深陷主里证。
[单选题]患者,女,40岁,患温热病后体虚,大便燥结,诊为热结阴伤,应选用的与大黄配伍的药物是( )
生地黄、玄参
解析:温热病后伤阴,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用于热病热邪入营、舌绛口渴,或身发斑疹,或阴虚火旺,咽喉焮肿,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玄参清热滋阴,泻火解毒。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燥、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至症。
[单选题]鼓胀病气鼓的临床特征是
腹胀按之不坚,叩之呈鼓音
解析:鼓胀病: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细。
[单选题]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邪气牢固而正气未衰者的脉象是( )
伏脉
解析:伏脉: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单选题]患者身热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凉膈散
解析:凉膈散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清上泄下之功效。主治上中焦邪郁生热证。面赤唇焦,胸膈烦躁,口舌生疮,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单选题]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这种配伍属于
相须
解析: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单选题]伤寒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病证,称为( )
合病
解析: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一证的,称为"合病".
[单选题]麻子仁丸主治的是
脾约便秘
解析:麻子仁丸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温脾汤主治寒积里实证。
[单选题]痫病的临床表现是
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醒后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