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白血病细胞浸润

题目:患儿,女,5岁。患白血病8个月,予正规化疗,现发热1天。查体:体温40.1℃,胸骨压痛,各关节疼痛。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解析:1.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 :(1)肝、脾、淋巴结增大:增大的肝、脾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可有压痛。全身淋巴结轻度增大,多局限于颈部、颌下、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有时可引起压迫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和静脉回流受阻等。 (2)骨和关节浸润:白血病细胞易侵犯红骨髓,故白血病儿童骨、关节疼痛较常见,如胸骨压痛,四肢长骨、肩、膝、腕、踝等关节疼痛。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白血病细胞侵犯脑实质或脑膜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等。因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较高,是导致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4)其他器官浸润:白血病细胞浸润睾丸时引起睾丸白血病,表现为睾丸局部增大、触痛、阴囊皮肤呈红黑色,由于化疗药物不易进入睾丸,是白血病复发的另一重要原因;白血病细胞浸润眶骨、颅骨、胸骨、肋骨或肝、肾、肌肉等组织,在局部呈块状隆起形成绿色瘤;浸润皮肤,出现丘疹、斑疹、结节或肿块;心脏浸润可引起心脏扩大、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及心力衰竭等;肾浸润可出现肾增大、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消化系统浸润可出现口腔溃疡、局部肿胀、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便血等。 2.骨髓象是确定诊断及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典型的骨髓象是:该类型白血病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3.预防感染,感染是患儿最常见、最危险的合并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4.总疗程需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方可停止治疗,并继续追踪观察数年。有条件者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提高患儿的长期生存率,而且还可能根治白血病。一般在第一次化疗完全缓解后进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胎儿期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顺序,下列不正确的叙述是
  • 胎龄20周时出现IgA

    胎龄15周时出现IgD

  • 解析: IgG:IgG是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者,也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10~12周胎龄可自身合成IgG,含量甚微,但因母体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且其含量也随着胎龄增长而不断增加,胎龄8个月时为成人的56%,9个月时为88%,足月新生儿脐血IgG含量可超过母体,而早产儿IgG含量较足月儿低的多。出生后IgG逐步消耗,而自身合成能力尚不足。至1~3岁相当于成人的60%,10~12岁后基本达成人水平。IgA:胎龄30周左右开始合成极少量IgA,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的IgA来自母亲初乳。生后一个月含量仅成人的2.6%左右,10岁左右达成人水平。IgM:胎儿10~12周开始合成IgM,出生时约为成人的10%,以后逐渐上升,1~2岁达成人水平,IgM不能通过胎盘,宫内感染时IgM含量升高。IgD:胎龄31周开始出现,其自身合成较少,生后脐血含量仅为成人的1%,1岁为10%,2~3岁达成人水平。IgE:胎龄11周开始合成,7岁左右达成人水平

  • [多选题]婴幼儿肌内注射的最佳部位是 ( )
  • 臀中肌

    臀小肌

  • 解析:2岁一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用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 [多选题]灌肠疗法适用于
  • 肠套叠患儿病程在48小时以内

    患儿全身情况良好

    患儿无腹胀、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解析: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凡是病程在48小时内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均可以灌肠疗法治疗。一般采用空气或钡剂灌肠。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手术疗法晚期病情比较严重,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术前应作好准备包括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抗生素退热及输血等,故选A、B、E。

  • [多选题]人际传播中,常用的反馈方式有
  • 语言反馈

    体语反馈

  • 解析:在人际交流中有三种反馈形式:语言反馈、体语反馈和书面反馈。“体语”反馈是用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给予反馈。书面反馈是利用书面上的文字或符号做出反应。在不宜用语言和体语进行反馈的情况下,可以用文字或符号来传递反馈信息。故选C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