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题目:患儿女,8个月,因“夜间爱哭,出汗多,睡眠不安,易惊2个月”来诊。患儿系早产儿,10月出生,人工喂养,已添加米糊、果汁、菜汁、蛋黄。在高层楼居住,户外活动少。近2个月来,夜间爱哭,出汗多,睡眠不安,易惊。查体:体重8.5 kg,身长70 cm,前囟2 cm×2 cm,头呈方颅,未出乳牙;心、肺无异常,腹软,腹部膨隆呈蛙腹;四肢肌张力低,独坐不稳,不会爬。

解析: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 神经精神症状。初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 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激期会出现骨骼改变,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此患儿在高层楼居住,户外活动少,人工喂养,缺乏母乳喂养富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缺乏VD,其症状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儿童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
  • 交通事故

    窒息

    中毒

    溺水

  • 解析: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意外窒息、溺水、中毒、车祸及跌落,其中意外窒息和溺水死亡占我国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一半以上。

  • [多选题]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 饮食控制

    胰岛素治疗

    运动疗法

    预防酮症酸中毒

  • 解析: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采用胰岛素替代、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要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故选ABCE。

  • [多选题]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 输血

    使用血制品

    静脉吸毒

    污染的诊疗器械

  • 解析: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是:输血及血液制品、母婴、性及其他密切接触等,直接接触一般不会照成传播。故选ABCD。

  • [多选题]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
  • 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

    血流从主动脉经导管分流至肺动脉

    左心负荷加重

    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 解析:1、出生后不久,肺动脉的阻力仍较大、压力较高,因此左至右分流量较少,或仅在收缩期有分流。此后肺动脉阻力逐渐变小,压力明显低于主动脉,分流量亦随之增加。2.随着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和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左至右分流量逐渐减少,较好终出现反向(右至左)分流,躯体下半部动脉血氧含量降低,趾端出现紫绀。3、流经二尖瓣孔的血量过多时,会出现二尖瓣相对性狭窄。肺静脉血排流受阻、压力增高,可导致肺间质性水肿。4、由于流经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血量增多而使其管腔扩大;肺动脉血量增加亦呈同样反映。

  • [多选题]根据孔茨对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属性有
  • 领导是一种过程

    领导的本质的人际影响

    领导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 [多选题]风湿热的治疗原则是
  • 控制感染灶

    用青霉素不少于2周

    抗风湿用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

  • 解析: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消灭链球菌及清除感染病灶2、抗风湿治疗,用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临床症状及缩短临床病程;3、用青霉素不少于2周,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改善疾病预后;

  • [多选题]在护理管理中常用的政策包括
  • 考核政策

    奖金分配制度

    在职继续教育

    晋升政策

    职称制度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修复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LA医师 中医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