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主动吸收钙的器官是( )。
  • 正确答案 :B
  • 小肠

  • 解析: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被主动吸收。

  • [单选题]有关脑脊液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经蛛网膜颗粒入静脉

  • 解析:脑脊液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其循环途径为: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再经蛛网膜颗粒渗入硬脑膜静脉窦。

  • [单选题]肺癌一般不转移到( )。
  • 正确答案 :E
  • 解析: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脑、骨骼、肾上腺、对侧肺、肝脏。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符合mRNA结构特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AB
  • 5'-末端的帽子

    3'-末端多聚A尾


  • [多选题]DNA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有( )。
  • 正确答案 :ABCD
  • 双链解开成单链是迅速发生的

    增色效应

    黏度改变

    氢键断裂


  • [单选题]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正确答案 :C
  • 细胞外液

  • 解析:由于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故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组织间液和血浆都只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 [单选题]禁食72小时后,体内能量由( )提供。
  • 正确答案 :A
  • 蛋白质的糖异生

  • 解析:正常成人禁食24小时后,体内葡萄糖来自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

  • [单选题]下列药物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普萘洛尔

  • 解析:普萘洛尔的禁忌证为:①支气管哮喘;②心源性休克;③心脏传导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④重度或急性心力衰竭;⑤窦性心动过缓。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都是治疗哮喘的平喘药。

  • [单选题]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
  • 正确答案 :C
  • 上消化道出血

  •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 [单选题]( )是一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状器官,是消化管各部中最狭窄的部分。
  • 正确答案 :C
  • 食管

  • 解析:食管: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状器官,是消化管各部中最狭窄的部分,长约25cm。

  • [单选题]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有( )
  • 正确答案 :A
  • D抗原

  • 解析:Rh血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血型系统,人类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主要有D、C、E、c、e等,其中D抗原性最强,受检红细胞与抗D血清发生凝集者为阳性,故Rh阳性即红细胞膜上有D抗原。

  • [单选题]由于内痔的动脉供应,其好发部位多在截石位的( )
  • 正确答案 :E
  • 3、7、11点

  • 解析: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是直肠的动脉中最主要的一支。它在直肠上端背面分为左、右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达齿状线上方黏膜下层,是内痔的主要供应血管。其分支分别位于左侧、右前和右后。所以,这三处成为痔的好发部位。当病人位于截石位时相当于3、7、11点处。

  • [单选题]胸膜是( )
  • 正确答案 :D
  • 脏胸膜与壁胸膜的总称

  • 解析: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膈侧面的浆膜。

  • [多选题]测定酶活性的必要条件是( )。
  • 正确答案 :ABC
  • 最适pH

    适宜温度

    足够的底物浓度


  •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CD
  • 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多,并伴分层现象

    黄绿色或翠绿色痰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痰液气味恶臭提示厌氧菌感染


  • [单选题]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菌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A
  • 阿米卡星

  • 解析:硫酸阿米卡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患者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听力减退一般于停药后症状不在加重,但个别在停药后可能继续发展至耳聋。此外,患者可出现血尿,排尿次数减少或尿量减少、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增高等。大多系可逆转性,停药后即可减轻,但亦有个别报道出现肾衰竭。因此本药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 查看原题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中药士(代码:102) 中药师(代码:202) 护士资格证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