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题目: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做哪些工作不包括
解析: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做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故选C。
[单选题]2007年,某省人民政府接到该省A市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报告,此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
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根据第二十条,本题选A。
[单选题]细菌性肝脓肿,其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经
胆道
解析:细菌性肝脓肿多是胆道疾患,细菌逆行感染。
[单选题]肺炎病变部位没有空洞形成常见于
肺炎链球菌肺炎
解析:肺炎链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力是由于多糖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出现白细胞与红细胞渗出,含菌的渗出液经Cohn孔向肺的中央部分扩展,甚至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因病变开始于肺的外周,故叶间分界清楚,易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其余4种都会引起空洞。
[单选题]关于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酸性毒物污染皮肤、黏膜后应用碱性液体冲洗、中和
解析: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②迅速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③如有可能,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或拮抗剂,④积极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