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原发性肝癌

题目: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3岁,腹胀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加重1周。既往有乙肝病史20余年。体检:前胸见数枚蜘蛛痣,腹膨隆,肝右肋下5cm,质硬,脾左肋下3cm,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

解析:临床病象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病变:①肝硬化的表现,如腹水、侧支循环的发生,呕血及肢体的水肿等;②肿瘤本身所产生的症状,如体重减轻、周身乏力、肝区疼痛及肝脏肿大等。本病2方面均有涉及。故C诊断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与难治性溃疡有关
  • 特殊类型溃疡

    神经精神因素未解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持续阳性

  • 解析:①HP感染;阳性。②治疗不系统;③穿透性溃疡;④特殊性溃疡 (胃泌素瘤⑤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药物吸收或效价减低;⑥误 诊;⑦不良诱因存在(吸烟、酗酒、激素或者NSAID药、精神应激等)。

  • [单选题]湿邪致病可见尿少、水肿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
  • 湿性趋下,水湿易滞于下肢


  • [多选题]Hp能在胃内定植是因为 ( )
  • Hp具有鞭毛

    Hp能分泌粘附素

    Hp能分泌尿素酶

  • 解析:Hp要到达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和黏液底层这个特殊的生态圈内进行定植,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动力作用:由于Hp有较强的动力,Hp菌体呈螺旋状给运动提供了基础,菌体一端的鞭毛为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它能穿过胃腔的酸性环境到达中性的黏液层中,并穿过黏液层,覆盖在胃黏膜上。②具有胃酸的抵抗作用:Hp借助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周围的酸性环境。③保护性酶:Hp感染后,中性粒细胞会移行至上皮处杀灭Hp, Hp产生的氧化物歧化酶,能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④黏附作用:Hp能分泌多种黏附因子,如原纤维凝集素、表面黏附物质等,而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存在有黏附因子受体,这样Hp与上皮细胞接触后,Hp就紧密黏附于胃上皮细胞表面,可避免使其与胃内的食物一道被排出。

  • [多选题]属于和解剂的是( )
  • 小柴胡汤

    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

    四逆散

    痛泻要方


  • [多选题]实热证常见的症状有( )
  • 高热不恶寒,烦躁不宁

    口渴喜冷饮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干


  • [多选题]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
  • 胃炎

    消化性溃疡

  • 解析:胃、十二指肠疾病:常见病种有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宫能症等。故BD正确。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护理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