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北齐律》
题目: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12篇体例的法典是( )。
解析:解析:北齐在武成帝河清三年(公元564年),由封述等人在总结十余年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北齐律》,使之成为当时具有最高水准的封建法典。《北齐律》体例12篇949条,在中国封建法典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隋唐时期的封建立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选项A不正确,魏明帝时,有识于汉朝律令的繁杂,于太和三年 (公元229年)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即《魏律》或《曹魏律》。选项B不正确,《晋律》对汉魏法律进行改革,形成20篇602条的格局。选项D不正确,隋朝的《开皇律》的体例也是参照《北齐律》,为12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制度中。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家,被称为( )。
纳征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西周时期,“六礼”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来完成:(1)“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向女方送礼品提亲,(2)“问名”,即在女方答应议婚后,由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生辰等,并在宗庙进行占卜以定吉凶。(3)“纳吉”,即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订婚。(4)“纳征”,即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家,故又称为“纳币”。(5)”请期”。即商请女方择定婚期。(6)“亲迎”,即婚期之日男方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确立。“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自西周以后,作为古代礼制的一部分,它为后世历代所继承,历代王朝在“六礼”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规定了婚姻制度,比如唐朝家长的主婚权以及后世出现的报婚书等制度。综上分析,C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D项。
[单选题]我国《选举法》第4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规定属于( )。
委托性规则
解析:解析:委托性规则又称为非确定性,是指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性为规则的内容,而委托某一机关加以确定的规范。本题题干中的规则就属于此类。
[单选题]甲在教育自己的小孩时,因方法粗暴致其重伤。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种认识属于( )。
法律认识错误
解析:解析:刑法学上认识的错误分为法律认识的错误和事实认识的错误。法律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什么样的刑事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包括客体的认识错误、对象的认识错误、行为实际性质的认识错误、工具的认识错误和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本题甲认为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属于法律认识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