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题目: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解析:肝素能加强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过量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合血小板减少,均不适合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适用于止血学检验,但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每毫升血液的肝素用量为10.0~12.5I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B细胞耐受叙述正确的是
  • 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才能诱导

  • 解析:T细胞和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特点:T细胞形成免疫耐受所需的时间短,1天之内即可形成,免疫耐受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50天左右;B细胞形成免疫耐受所需时间较长,约1~2周左右,免疫耐受持续时间较短,50天左右即可消失。低剂量TD抗原只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高剂量TI抗原只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高剂量TD抗原既能使T细胞,也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低剂量TI抗原既不能使T细胞,也不能使B细胞耐受。

  • [单选题]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

  • 解析:某些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半抗原,如一些分子量小于4000的有机物质,大多数的多糖和某些小分子量的药物等。

  • [单选题]培养真菌的最适合pH是
  • 4.0~6.0

  • 解析:真菌培养一般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pH4~6,一般细胞不易生长。

  • [单选题]采用一点法测定的项目是( )。
  • 葡萄糖


  • [单选题]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光镜下的特征性改变为
  • 增厚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分裂成两层,呈“双轨状”

  • 解析: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炎Ⅰ型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于内皮下基底膜内侧和系膜区,并有系膜细胞大量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增生的系膜细胞和基质插入基底膜与内皮细胞之间,镜下可见基底膜弥漫不规则增厚,PASM-HE染色见基底膜“分裂”为两层,称为“双轨征”。

  • [单选题]扫描电镜下T细胞急淋的原始淋巴细胞表面结构特点是
  • 表面主要呈光滑型

  • 解析:扫描电镜下,T细胞急淋的原始淋巴细胞表面结构特点是以光滑型为主。

  • [单选题]有关消毒剂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 表面活性剂对核酸有亲和力,影响繁殖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同型半胱氨酸( )。
  •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 解析:同型半胱氨酸很易氧化成为同型胱氨酸或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合物,通常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这三种类型,以及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 [单选题]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 )
  • 与抗体完整性有关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DSA技师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