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应当由乙的父母和甲共同赔偿
题目:甲与乙均于l987年10月1日出生,甲己经工作了,乙在初中读书。2005年8月7日,甲、乙合伙打伤了乙的同学丙,致使丙花去医疗费2万元。丙康复后,于2005年11月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乙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不满18岁但在诉讼时已满18岁的责任承担问题。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61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卜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B项为战略任务;C顶为根本要求;D项为方针。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张某有一头牛要卖,王某向李某声称张某要委托自己替他卖牛,李某不放心,托人告诉张某,张某没有否认,成交后,因李某不付购牛款而发生纠纷,这一后果由( )。
李某向张某承担
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表示否认的,、应视为同意他人的代理行为。王某不承担连带责任。
[多选题]世界各国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有( )。
事先审查
事后审查
附带性审查
宪法控诉
[单选题]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应发生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
6个月内
解析:D [解析]《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问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单选题]恪守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界共同的“铁律”,新闻的生命也在于此。任何细节的_______,都是新闻工作的________,都是新闻工作者的________。
失实 失误 耻辱
解析:先看第二空,“责任”的主体应该是人,“耻辱”修饰的对象应该也是人,而不能是“新闻工作”,故首先排除B、D。再看第一空,“谬误”是针对准确性而言的,与“真实性”相对应的应该填“失实”更合适。故本题答案选C。
[单选题]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其应有部分各为1/3。为提高房屋的价值,甲主张将此房的地面铺上木地板。乙表示赞同,但丙反对。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
因甲乙的应有部分合计已过半数。故甲乙可以铺木地扳
解析:共有物的管理一般应当由全体共有人共同进行,但有两项例外:保存行为和改良行为。所谓改良行为是指在不改变共有物性质的前提下,对共有物进行的加工、修理等行为,以增加共有物的效用或价值。改良行为只需要拥有共有份额一半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即可进行。本题中,铺木地板的行为正是改良行为,因此只需要一半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即可。而现在甲乙已占2/3的份额,因此可以为改良行为。B项说法正确。C项的错误在于,共有财产上,无论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都不是对物的某一部分享有所有权,所有权及于物的整体.在分割之前不存在物的“应有部分”的说法。.
[单选题]蒸发散热: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酷暑天大汗淋漓
解析:蒸发散热的定义要点是:①体液;②水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A项酒精不属于体液,不符合要点①;B项天热游泳和C项用冰块降温,都是通过热传递来降低温度,不符合要点②;D项汗液属于体液,且出汗的过程中汗液转化成气态,并带走大量热量,符合要点①和②。故答案选D。
[单选题]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辞职可以向( )。
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
解析:D该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辞职程序。根据《选举法》第49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