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心房内折返激动

题目: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解析:房性期前收缩产生的主要机制是:①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引起心房肌提前除极;②心房内折返激动,引起心房肌提前除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波峰间距>0.04s仅见于左心房肥大

  • 解析:左心房肥大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时间增宽、峰间距>0.04s、电轴偏移和复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左心房肥大,也可见于心房负荷增加、房内阻滞等情况。近年,国际心电图指南建议使用术语"左心房异常"来代替"左心房肥大"更为合理。

  • [单选题]左心室假腱索可引起
  • 室性期前收缩和心脏杂音


  • [单选题]“肺门舞蹈征”常见于
  • 房间隔缺损

  • 解析: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内血液分流进入右心房,右心房同时接受体循环回流及左心房分流的血液,使肺循环血量明显增多,在透视观察时肺门血管影明显增粗,搏动强烈,即“肺门舞蹈征”。

  • [单选题]心室充盈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是
  • 快速充盈期

  • 解析:房室瓣开放后,心室继续扩张,容积迅速扩大,导致心室内压明显低于心房内压,致使充盈于心房和大静脉的血液被心室“抽吸”而被动快速地流入心室,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阶段。

  • [单选题]心肌损伤时,升高时间较晚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心肌标志物是
  • LDH


  • [单选题]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 以上都是

  • 解析: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是PR间期逐渐延长,但PR间期的增量逐次减少,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QRS波群脱落出现长RR间距,含受阻P波的长RR间距<2倍短RR间距。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肾内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核医学技师 中药学(中级) 初级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