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麻醉药品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卫生部调整、制定公布
题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关于麻醉药品监督管理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麻醉药品的监督管理。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第五条。
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品目录、精神品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对造成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国务院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嗣内负责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造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的管理工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最小包装上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的是
第一类疫苗
解析:凡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制品的最小外包装上,须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属于第一类疫苗。
[多选题]药物配伍药理性的配伍变化包括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增加毒副作用
解析:药物配伍药理性的配伍变化包括:①协同作用: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物作用增加;②拮抗作用: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失;③增加毒副作用:指药物配伍后,增加毒性或副作用。
[单选题]感冒初出现卡他症状,如鼻黏膜充血、打喷嚏、流眼泪、流鼻涕,宜选服
含伪麻黄碱及氯苯那敏制剂
解析:感冒初始阶段可出现卡他症状,如鼻腔黏膜血管充血、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声嘶等症状,可选服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或氯苯那敏的制剂,如美扑伪麻、酚麻美敏胶囊、双扑伪麻、氨酚伪麻、伪麻那敏、氨酚曲麻等制剂。
[单选题]药物警戒信号通过评价后,将事前检出的信号归类,提示有明确的风险,有必要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的信号属于
确认的信号
解析:药物警戒信号通过评价后,可将事前检出的信号归类为:确认的信号--有明确的风险,有必要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尚不确定的信号--有潜在的风险,需要继续密切监测;驳倒的信号---并不存在风险,目前不需采取措施。
[单选题]下列辅料中,可作为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
椰油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栓剂基质。栓剂油性基质: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椰油酯、棕榈酸酯、硬脂酸丙二醇酯)
[多选题]作用于中枢的中枢性镇咳药有
可待因
右美沙芬
解析:本题考查镇咳药的分类。A、D为外周性镇咳药,B为祛痰药。故本题答案应选CE。
[单选题]下列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事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制剂因素"的是
输液中颗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
解析: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包括处方因素和环境因素。处方因素是指pH、广义的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赋形剂与附加剂等;环境因素是指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等。输液中颗粒物是在药物制剂的过程中导致的,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发生的一些因素。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