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男性,40岁,右上腹隐痛月余,搬重物后突发全腹痛1小时,轻度贫血貌,血压12.0/8.0kPa(90/60mmHg),巩轻度黄染;肝右肋下2cm,质硬,触痛,脾未触及;腹部弥漫性压痛,可疑反跳痛,腹水征阳性。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腹腔穿刺抽液检查

  • 解析:怀疑腹腔内脏器出血时应行腹腔穿刺明确。

  •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 解析:丝虫病引起的为乳糜性腹腔积液。腹水的机制与产生水肿的各种机制相同,涉及液体静水压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循环受阻,肾脏因素的影响等,其中以前三者最为重要。如门静脉阻塞或门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可以形成腹水;清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种引起血浆清蛋白下降的疾病,无论是摄入减少,吸收障碍抑或合成下降与分解增加均可致清蛋白下降;淋巴回流可因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丝虫病等引起胸导管或乳糜池梗阻,使淋巴回流受阻。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亦可外溢进入腹腔,引起腹水。如有乳糜池梗阻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溢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炎症病变使腹膜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或渗出增加亦引起腹水。肾脏血流减少及肾小球滤过性下降,均可导致水钠潴留,从而促进腹水形成。E错误。根据题意,答案为E。

  • [单选题]对于结合胆红素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出

  • 解析: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 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而输送,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出现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脏,与白蛋白分离后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 并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A正确),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素(CB)(B正确)。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D正确),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C错误、E正确),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 形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人肠内,形成所谓的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回肝的小部分尿胆原经体循环由肾排出体外。

  • [单选题]超声心动图能测出心包积液,估计其液体量至少已达( )
  • 正确答案 :B
  • 50ml


  •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支气哮喘的诊断( )
  • 正确答案 :B
  • 支气管激发试验


  • 查看原题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