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损伤性应激原作用时短期内血浆中含量发生变化的蛋白质

题目:急性期反应蛋白是

解析:AP是损伤性应激原作用时短期内血浆中含量发生变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就称为AP。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头昏乏力1年,近2个月加重。实验室检查:Hb56g/L,骨髓外铁(++)。可排除哪种疾病
  • 缺铁性贫血


  • [单选题]ITP做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 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

  • 解析:ITP的诊断只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骨髓检查。在病毒感染后,使血小板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的寿命缩短,导致血小板减少。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化学药物、脾功能亢进、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肿瘤侵犯骨髓和某些溶血性贫血等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所以ITP的诊断必须做骨髓检查,以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

  • [单选题]作为判别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指示之一,积液总蛋白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其界线为
  • 0.5

  • 解析:因为血清的蛋白质正常参考值为60~80g/L,而漏出液蛋白质<25g/L、渗出液>30g/L,所以判断积液总蛋白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界线为0.5。

  • [单选题]比较两组不同量纲资料变异程度的指标是( )
  • 变异系数


  • [单选题]关于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错误的是
  • 需要PT所需的试剂


  • [单选题]以下细胞因子不具有趋化活性的是
  • IFN-γ

  • 解析: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有IL-8、IL-16、PANTES、MCP及MIP等,也称趋化因子。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药学(师)(代码:201) 辽宁初级中药士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