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溶血琼脂培养基

题目:鼠疫杆菌分离培养,需要的最适培养基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正确的是
  • BSL-1为最低级别,依据标准的实验室程序可以进行开放操作

    BSL-2一般用于具有中等危险性、能引起人类不同程度感染的病原体,如沙门菌属、HBV等

    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


  • [单选题]成人CSF腰穿蛋白质参考值为
  • 0.2~0.4g/L

  • 解析:蛋白质定量:腰椎穿刺为0.20~0.40g/L。

  • [单选题]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应用正确的是
  • 抗原或抗体量大大过剩时,可出现可溶性复合物

  • 解析:免疫透射比浊法是当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而且比例合适时,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的促聚剂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抗原或抗体量过大时,都只能生成少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故答案为E。

  • [单选题]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的因为
  • 异型淋巴细胞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异常。

  • [单选题]以下哪种变异属于细菌基因型的改变
  • 经质粒的转移而使细菌获新的耐药性

  • 解析:基因型变异是由于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所致,已变异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如细菌获得耐药基因发生耐药性突变。

  • [单选题]在我国,已将下列哪种真菌所致疾病与病毒性肝炎等同列为乙类传染性疾病
  • 隐球菌

  • 解析:在我国已将隐球菌病与病毒性肝炎等同列为乙类传染性疾病。

  • [单选题]ELISA双抗夹心一步法检测易出现钩状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吸光度随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在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的一步法ELISA中,测定显色随着待测标本中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至一定程度后,测定吸光度即随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开始下降直到不显色,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强阳性标本易误测为弱阳性,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致使漏检。在使用一步法试剂测定标本中含量可异常增高的物质(例如血清中HBsAg、AFP和尿液hCG等)时,应注意可测范围的最高值。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此类试剂可削弱钩状效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妇产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