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判断代谢性碱中毒病因

题目:关于阴离子间隙,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临床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全过程,是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病因的指标,并可作为诊疗的参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假单胞菌属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 可产生各种水溶性色素

  • 解析:假单胞菌属是专性需氧菌,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多有极端鞭毛或丛鞭毛,营养要求不高,能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许多菌株能产生水溶性色素和多种胞外酶。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需4~8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
  • 结核杆菌

  • 解析:结核分支杆菌生长缓慢,培养期长。37℃需要4~8周后才能看到菌落。

  • [单选题]下列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 CK和CK-MB

  • 解析: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小时,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 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

  • [单选题]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
  • 促进糖的异生

  • 解析: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它通过以下方式降低血糖: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

  • [单选题]制备胶体金常用的还原剂有
  • 以上都是

  • 解析:除以上选项外,硼氢化钠也是常用还原剂。

  • [单选题]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肝脾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
  • 再障

  • 解析:“干抽”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符合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肝脾不肿大,最佳选择是再障。

  • [单选题]沙氏琼脂选择性培养基适用于哪种微生物生长( )
  • 真菌

  • 解析:沙氏琼脂培养基用于真菌的分离培养,还用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菌落总数检测。

  •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 [单选题]血小板黏附率减低见于
  •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解析:血小板黏附率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肝硬化、尿毒症、骨髓增生性疾病、血小板抑制剂的使用等。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糖尿病、肾小球肾炎、妊娠高血压症等。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PIb缺乏,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正常,聚集功能正常,血小板黏附功能减低。CPIb与GPIX形成复合物,是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黏附反应,缺乏或减少时黏附功能减低。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耳鼻咽喉科(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