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待测物过浓

题目:在双位点ELISA实验时,造成抗原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一抗体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肝病。疑为并发DIC,经自动凝血仪检测,报告如下,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纤维蛋白原11g/L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严重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病理产科、肝脏疾病等)所致的获得性血栓(高凝期)-出血(继发低凝、纤溶亢进)综合征。肝病及DIC患者PT、APTT、TT延长,D-二聚体增高;纤维蛋白原减低,一般<1g/L,且大多数自动凝血仪测定纤维蛋白原的线性为0.5~9g/L。

  • [多选题]VLDL合成旺盛可能会导致出现
  •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 解析:考查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和生化特征,Ⅱb和Ⅳ型高脂蛋白血症主要病因为VLDL合成旺盛。

  • [多选题]下面关于2型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有 ( )
  • 血浆胰岛素及C肽含量低,糖耐量曲线呈低平状态

    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多选题]铜绿假单胞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俗称绿脓杆菌

    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无芽孢、无荚膜、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

    肉汤中培养后液面可形成菌膜


  • [单选题]对于血液培养,血液和培养液合适的比例约为( )
  • 1:10


  • [单选题]胃液呈现棕褐色,可能为
  • 胃癌

  • 解析:棕褐色:胃内出血与胃酸作用所致,见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机会性致病的寄生虫( )
  • 卡氏肺孢子虫

    刚地弓形虫

    隐孢子虫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红细胞沉降率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 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多发性骨髓瘤

  • 解析:M蛋白是单克隆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恶性增殖,多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等。结合患者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指标,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多发性骨髓瘤。

  • [单选题]对流免疫电泳的正确描述
  • 抗原、抗体相向移动

  • 解析:对流免疫电泳时,抗原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正极移动,抗体分子在电渗力作用下向负极移动,两者相向移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康复医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LA技师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