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最宜与补骨脂配伍冉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肉豆蔻
[单选题]绝经前后诸症之肝阳上亢者,除主穴外,还应加用的腧穴是
正确答案 :C
百会、太冲、风池
解析:绝经前后诸症
【病因病机】
妇女至绝经前后,肾气渐亏,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等肾阴肾阳偏盛偏衰现象,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肾阴不足而肝阳上亢,肾阳虚弱,脾失健运而生痰湿,其中肾虚是致病之本,肾虚不能濡养和温煦其他脏器,诸症蜂起。由于体质因素的差异,临床上有肾阳虚、肾阴虚或肾中阴阳俱虚,或有肝阳上亢、痰气郁结等不同表现。
【辨证】
主症 月经紊乱,性欲减退,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情绪不稳定。 兼见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或皮肤感觉异常,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数,为肾阴虚;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或面浮肿胀,尿意频数,甚或小便失禁,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为肾阳虚;头晕目眩,心烦易怒,烘热汗出,腰膝酸软,经来量多,或淋漓漏下,舌质红,脉弦细而数,为肝阳上亢;形体肥胖,胸闷痰多,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少,浮肿便溏,苔腻,脉滑,为痰气郁结。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气海 肝俞 肾俞 神门 三阴交 太溪
配穴 肾阴亏虚加阴谷、照海;肾阳不足加关元、命门;肝阳上亢加风池、太冲;痰气郁结加中脘、丰隆。
操作 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皮质下、交感、神门。每次选一侧耳穴3~4个,毫针用轻刺激。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单选题]既能开窍醒神,又能治疗各种疮疡、咽喉肿痛、目疾、口疮等的常用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冰片
解析:冰片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主治病证:
1.闭证神昏。
2.目赤肿痛,喉痹口疮。为五官科常用药。
3.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单选题]主治肾虚阳痿及虚寒便秘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硫黄
解析:硫黄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应用:
1.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
2.内服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单选题]针灸治疗麦粒肿,除局部穴外,还应选取
正确答案 :A
足三阳经穴
解析:麦粒肿
【病因病机】
本病每因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又复外感风热,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以致眼睑红肿,腐熟化为脓液。
【辨证】
主症 病起始则睑缘局限性红肿硬结,疼痛和触痛,继则红肿渐形扩大;数日后硬结顶端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脓自流出。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阳 鱼腰 风池
配穴 脾胃蕴热加承泣、曲池、三阴交、内庭;外感风热加攒竹、丝竹空、合谷、行间。
操作 毫针泻法。太阳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挑刺法 在两肩胛间,第1~7胸椎两侧,探寻淡红色疹点;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量血液,可反复挤3~5次。
(2)耳针法 选眼、肝、脾。毫针刺,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