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寒冷使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题目: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理变化包括:年龄变化;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减低。本题正确答案是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是
  • CD34

  • 解析:CD34是造血干细胞特有的标志。

  • [单选题]关于白细胞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核多分两叶,胞质充满着粗大呈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 解析:本题考查对各种白细胞形态特征的掌握情况。A项中细胞胞浆颗粒粗大,橘红色颗粒充满胞浆的应该是嗜酸性粒细胞而非中性粒细胞;B项中淋巴细胞胞浆一般较少,嗜天青颗粒属于非特异性颗粒,一般出现在原粒或早幼粒中;C项中单核细胞胞核一般不规则,染色质呈条索状,不见核仁;E项中嗜碱性颗粒大小不均,分布不均。因此本题仅D项描述正确,最佳答案是D。

  • [单选题]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志贺样毒素的是
  • EHEC

  • 解析:EHEC又称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可产生志贺样毒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 [单选题]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校准方法除线性法外,还包括
  • 非线性法

  • 解析: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校准方法包括线性方法和非线性方法。

  • [单选题]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 G-6-PD缺乏


  • [单选题]经口感染,幼虫必须经过宿主体内移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线虫有
  • 似蚓蛔线虫、旋毛虫

  • 解析:蛔虫、鞭虫和蛲虫均因误食感染期卵而感染。蛔虫感染期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钻入黏膜下血管进入血流,经右心到达肺,穿破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部,随人的吞咽动作而入消化道,发育为成虫,而鞭虫和蛲虫在肠道内直接发育为成虫。钩虫虽与蛔虫在体内发育过程相似,但感染途径主要是经皮肤感染。旋毛虫是由于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类而感染,幼虫在肠腔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交配,雌虫产新生幼虫于肠黏膜内,幼虫随淋巴和血循环到达身体各处,在横纹肌内形成幼虫囊包,待有机会进入另一宿主体内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

  • [单选题]下列有关于尿液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阴性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

  • 解析:亚硝酸盐采用硝酸盐还原法。阳性结果的产生具备3个条件:①尿中致病菌须具有硝酸盐还原酶。②体内有适量的硝酸盐。③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 h)。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单纯的亚硝酸盐阳性也需进行显微镜检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DSA技师 药学(士) 医学检验(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