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145g/L
题目:足月新生儿,男,日龄4天,第二产,出生体重2.8kg,出现黄疸3天,并逐渐加重,1天来嗜睡拒奶,查体反应差,皮肤黄染,心率140次/分,两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3cm。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容易发生DIC,其原因是
化疗时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嗜苯胺蓝颗粒进入血循环
[单选题]引起检测结果不正确时,最常见的是系统误差,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恒定系统误差,另一种则是
比例误差
[单选题]输血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
全血
解析:因全血中含有各种血液成分,而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浆蛋白等具有各自的血型抗原,故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几率最大。
[单选题]下列哪项实验阳性,有助于证实婴儿患有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血清学检测主要是所谓的"三项试验",即:直抗、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直抗是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方法,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免疫抗体。在体内,红细胞即使仅仅结合或者说致敏了少量的球蛋白,也会被逐渐清除掉(主要由脾脏清除),引起溶血。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红细胞直抗阳性,即成为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力证据。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如果检出的抗体能够和新生儿红细胞反应,则新生儿可能患溶血症。例如在A型的新生儿血清中检测到了IgG抗A,则该新生儿可能患有ABO新生儿溶血病。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在游离试验中检测到抗体时,只有在新生儿同时具备相应抗原的情况下,游离试验才为阳性。释放试验和直抗试验相同,也是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的致敏的血型抗体,只是方法有所不同。释放试验首先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致敏在新生儿红细胞上的抗体放散下来,然后再检测放散液中的抗体。如果在放散液中检测到了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以证明新生儿患有溶血病。实际检测中,只有当放散液中检出抗体,同时新生儿红细胞上又存在相应抗原时,才确认释放试验阳性。
[单选题]血小板保存期内,摇动速度为
50~60次/分钟
[单选题]浓缩血小板的正确保存条件是
22±2℃振摇箱保存
解析:浓缩血小板的保存温度是22±2℃,而震荡保存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故选D。
[单选题]抗原性最强的血型系统是
ABO
[单选题]制备冰冻去甘油红细胞,是将保存多少天内的红细胞转移至三联采血袋内,加入甘油保护剂后,室温平衡多少分钟后放置-80℃冰箱冷冻保存
6天,30分钟
解析:制备冰冻去甘油红细胞,采用物理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6天内的红细胞转移至三联采血袋内,然后在30分钟内缓慢加入甘油保护剂,边震荡边混匀,室温平衡30分钟后放置-80℃冰箱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