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在显微镜计数法中,玻片法优于试管法

题目: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肝病。疑为并发DIC,经自动凝血仪检测,报告如下,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纤维蛋白原11g/L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严重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病理产科、肝脏疾病等)所致的获得性血栓(高凝期)-出血(继发低凝、纤溶亢进)综合征。肝病及DIC患者PT、APTT、TT延长,D-二聚体增高;纤维蛋白原减低,一般<1g/L,且大多数自动凝血仪测定纤维蛋白原的线性为0.5~9g/L。

  • [单选题]当给病人注射葡萄糖以后,体内的钾代谢有什么变化
  • 细胞外液钾进入细胞内


  • [单选题]下列关于休克Ⅱ期微循环的变化错误的是
  •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都降低

  • 解析:休克Ⅱ期灌注压下降,导致白细胞滚动,贴壁,黏附于内皮细胞,嵌塞毛细血管或在静脉壁附壁黏着,使血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 [多选题]以下哪些疾病粒红比例>4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单选题]引起粒细胞减少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 药物


  • [多选题]下列哪些异常细胞的PAS反应常呈阳性
  • 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

    巨幼细胞贫血中的有核红细胞


  • [单选题]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由于B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导致大量无效免疫球蛋白的产生,而免疫低下的疾病。其特征就是血清中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增高。慢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都不符合题意。

  •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期骨髓象包括
  • 骨髓粒系比例增高

    外周血出现“类白血病反应”

    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增加


  • [单选题]引起ITP病人出血的机制中,下列哪项最不可能
  • 血小板第3因子异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临床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