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躁郁症经多次发作出现精神衰退
题目: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解析:躁郁症呈反复发作或交替发作,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出现心理、社会和躯体功能的损害,但很少出现精神衰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常为
近记忆障碍
解析:近记忆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首发和最明显的症状。
[单选题]下列关于抽动症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有节律性
解析:抽动障碍的基本症状就是抽动,其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患者可凭借意志力短时间控制,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多选题]关于自知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标志
自知力缺乏者往往拒绝就医
神经症患者的自知力一般保持完整
自知力完全恢复是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指标
解析: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单选题]精神分裂症发病假说涉及的关键部位是
前额叶及边缘系统
解析:研究提示,多巴胺功能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即“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皮质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功能亢进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有关,而前额叶皮质多巴胺功能降低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及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因此选择选项C。
[单选题]下面关于精神分裂症概念演变哪项是正确的
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
解析:精神分裂症概念的由来按照时间顺序是: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Hecket(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单选题]男性,68岁,远记忆受损,智能活动全面减退,难以胜任简单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自己和亲人的名字和年龄,饮食不知饥饱,外出找不到家门,行为幼稚,不知羞耻,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阿尔茨海默病
解析: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多缓慢发病,逐渐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