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E

出血量较大 伤后3~5天出现 对视力预后影响较大 凝血块分解凝缩致血管再破裂而形成

题目:继发性前房积血的特点是( )

解析:伤后1~2周出现的是亚急性陈旧性前房出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葡萄膜易受到自身免疫、感染、代谢、血源性、肿瘤等因素影响,与下列哪项有关 ( )
  • 富含黑色素相关抗原

    视网膜、晶状体含有多种致葡萄膜炎活性的抗原

    脉络膜血管丰富

    脉络膜血流缓慢

    玻璃体浓缩

  • 解析:葡萄膜为眼球壁的中层,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由前部的虹膜、中间的睫状体和后部的脉络膜三部分组成,彼此相互连接,并源于同一血供系统,病变时会相互影响。脉络膜的血管丰富,血容量大,毛细血管口径粗、管壁薄,壁的内侧有窗孔结构,这些特点有利于发挥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功能,保障视网膜的营养和代谢产物的集散,但是极易受全身性疾病的影响。来自全身血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一些较大分子的细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致病因子容易在此滞留,引起葡萄膜发病。同时,全身免疫反应的介质容易在脉络膜沉积且不易排出,因此,葡萄膜成为眼免疫病的好发部位。另外,葡萄膜含有丰富的色素组织,能遮光,保证视物成像的清晰度,但色素组织具有抗原特异性,容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而发病。葡萄膜富有血管和色素,分布有较多的免疫活性物质,血管内有较多的网状内皮细胞,血管周围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葡萄膜血管面积广、容量大、血流缓慢、小血管密集、通透性强,容易使血流中各种免疫介质和抗原、抗体成分包括免疫复合物、记忆细胞以及微生物等在此沉积,且不易被排出,从而引发各种免疫应答反应,以至于形成长期的反复过程。视网膜组织中至少有两种相关的抗原成分,即可溶性的S抗原( soluble antigen)和非溶性的P抗原( particular antigen)。S抗原存在视细胞、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视网膜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它是存在于视网膜光感受器间基质中的种糖蛋白,具有维生素A转运载体功能,具有更强烈的抗原性,微量(0.3ug)即可诱发敏感动物的葡萄膜炎反应。晶状体抗原由于胚胎发育的关系,不仅在晶状体内而且在其他组织包括虹膜、视网膜、玻璃体以及眼外组织如脑、皮肤、肾等,现已知晶状体内含有a、β、γ等几种可溶性抗原性蛋白,一般认为a-晶状体蛋白的抗原性强,γ-晶状体蛋白的抗原性最弱。

  • [单选题]肝豆状核变性出现的1-F环位于角膜的
  • 后弹力层

  • 解析: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10~25岁,眼部表现为角膜缘后弹力层常有铜盐沉积而引起金黄色或棕绿色的色素环,约2~3mm宽,称1-F环,是本病的特征,也是本病诊断的可靠依据。

  • [单选题]肾上腺素散瞳的机制正确的是( )
  • 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β受体


  • [单选题]真菌性角膜炎中占首位致病菌是
  • 镰刀菌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LASIK手术的术后并发症( )。
  • 游离角膜瓣

  • 解析:该题属于临床理论题,游离角膜瓣移位是LASIK术中并发症,其他选项属于LASIK术后并发症

  • [单选题]A型外斜手术中如没有发现斜肌亢进,应做直肌转位( )
  • 内直肌向上移位

  • 解析:无斜肌亢进的A-V征手术:内直肌向尖端移位,外直肌向开口方向移位。

  • [单选题]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是( )
  • 炙甘草汤


  • [单选题]重症肌无力累及眼外肌的比例为
  • 90%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老年医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中医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