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CT的定位诊断常常容易漏诊1cm的病灶

题目:关于CT图像缺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CT的定位诊断常常容易漏诊1cm的病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代表第五代CT机结构特点的是
  • 具有一个电子束X线管

  • 解析:第五代CT机的结构明显不同于前几代CT机,它由一个电子束X线管、一组由864个固定探测器阵列和一个采样、整理、数据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构成。最大的差别是X线发射部分,包括一个电子枪、偏转线圈和处于真空中的半圆形钨靶。

  • [单选题]关于CT透视扫描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由于受呼吸运动影响,不适合胸、腹部部位的穿刺

  • 解析:目前的CT透视机,每秒能获得5~8幅图像,基本上达到了实时显示,可满足胸、腹部位的穿刺要求。

  • [单选题]第二肝门层面自左向右依次为
  • 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上段


  • [单选题]非螺旋CT的扫描需经历多少个步骤才能完成
  • 4个

  • 解析:非螺旋CT的扫描需经历4个步骤,即球管和探测器系统启动加速,X线球管曝光采集扫描数据,球管和探测器系统减速停止,检查床移动到下一个检查层面。

  • [单选题]关于各代CT机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第五代CT机扫描机架是连续、单向的旋转

  • 解析:第五代CT机又称电子束CT,没有球管的旋转。

  • [单选题]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 [单选题]CT的应用范围不包括
  • CT检查不能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 解析:CT检查几乎可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 [单选题]关于CT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由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共同发明

  • 解析: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

  • [单选题]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
  • 20世纪80年代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与其后出现的双层和多层螺旋CT相区别,此时的螺旋CT又称为单层螺旋CT。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乳腺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