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穿孔、胆囊结肠瘘形成

题目: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正常成人(男性)脾脏厚径超声测量标准
  • <4cm


  • [单选题]边缘性前置胎盘的声像图特点是
  • 胎盘下缘抵达子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 解析:边缘性前置胎盘的声像图特点是胎盘下缘抵达子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 [多选题]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参数包括
  • 等容舒张时间

    左房室瓣血流传播速度

    左房室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

    左房室瓣口E峰速度

  • 解析:选项E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是反映左心室心肌收缩力的参数,与心肌收缩力成正比。

  • [单选题]输尿管全程的狭窄部位有
  • 三处

  • 解析: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第一狭窄在肾盂移行于输尿管处;第二狭窄在越过小骨盆入口,相当于髂总和髂外动脉处;第三狭窄位于膀胱壁间段。

  • [多选题]关于黏液瘤,叙述正确的有
  • 女性多见

    心房黏液瘤最常见

    心室和瓣膜黏液瘤少见

    同一心腔可多发

  • 解析:心房黏液瘤为最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女性多见,多为有蒂的可移动性肿瘤,常不同程度地脱垂至房室瓣口,引起房室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的症状呈突然发生、间歇发作和与体位有关的特点。

  • [单选题]患者,女,18岁。因突然出现右眼视矇2小时来诊。患者有高度近视。超声检查见右眼玻璃体内与视盘相连的V形带状强回声,一端与视盘相连,另一端与周边眼底回声带相连。CDFI:光带上可见血流信号。考虑诊断为
  •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 解析:完全性视网膜脱离的声像图表现为凹面向前的"V"字形膜状回声改变。完全性视网膜脱离分为原发和继发。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指单纯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近视眼。脉络膜脱离表现为玻璃体内见多个弧形的强回声与球壁回声带相连,但不与视盘相连。

  • [单选题]关于四肢血管的常见解剖位置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小隐静脉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

  • 解析:1/横切面扫查股总静脉位于股总动脉的内侧;2、股浅静脉为腘静脉的延续,位于股动脉的后外侧;3、仰卧位腘窝处扫查腘静脉位于腘动脉正后方;4、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和大腿 内侧上行,E为正确答案,C也正确

  • [单选题]超声波是如何发生的
  • 换能器的逆压电效应

  • 解析:压电效应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如在压电晶片上施加机械压力或振动,其表面产生电荷,这种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现象称正压电效应。如在压电晶片上施加交变电信号,由此产生晶片相应频率的机械振动,这种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现象称逆压电效应。如果在压电材料表面施以高频(2~10MHz)的电脉冲信号(逆压电效应),则压电晶片产生诊断常用的脉冲式超声波信号。

  • [单选题]患者女性,27岁,无不适。AFP(-),肝功能检查正常,超声检查时肝左外叶见一54mm×53mm弱回声肿块,轮廓清晰,有细强回声包膜,内部为小岛状弱回声区,之间可见强回声细分隔,正确的诊断是
  • 肝血管瘤

  • 解析:肝血管瘤边界特征为边缘呈纤细包膜样强回声,尤其弱回声肿块常可更清晰显示此特征;较大的血管瘤其内可出现强回声带和不均匀的弱回声区,为纤维增生形成的间隔及囊状扩张的血窦所致,故A为正确答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