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胞质透明,其数量于部位,而于人种,肤色,毛囊,黏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为多,约占基底层细胞总数的10%,故D错误。电镜下见黑色细胞胞质内含有特征性黑素小体,是合成黑素的场所。黑素细胞在胚胎期3个月左右移至基底层细胞
- 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用于检测( )组织中的抗原
细胞中的抗原
血液中存在的抗原
病变组织或细胞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
以上均不对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或细胞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故正确答案为D
- 紫外线中可穿过表皮作用于真皮的是( )UVA#
UVB
UVC
UVA和UVB
UVB和UVCUVB只能达到表皮基底层,强烈照射能引起表皮坏死和色素沉着;UVA可穿过表皮作用与真皮浅层,造成皮肤老化。故正确答案为A
- 体癣的传染途径是( )直接或间接接触#
飞沫传播
血液传播
消化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体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自身的手、足、甲藓等感染蔓延而引起。故正确答案为A
- 关于孢子丝菌病的说法错误的是损害常位于胸部和后背等非暴露部位#
自觉症状轻微
典型损害为皮下结节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
常见皮下结节沿淋巴管排列的皮肤淋巴管型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化脓性的肉芽肿并可发现星状体和孢
- 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医患平等关系#
医患团结关系
医患互助关系
医患友爱关系
医患监督关系医患平等关系是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故正确答案为A
- 正常人头发每日可脱落为20~30根
40~60根
70~100根#
110~140根
150~200根
- 下列哪项不是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 )易复发#
神经痛
沿单侧神经分布
红斑基础上簇集性的小水疱
一般不会复发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
- 关于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
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
正常甲有光泽呈淡红色
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可影响甲的颜色、形态和生长速度
甲床有汗腺和皮脂腺#
- 盘状红斑狼疮的组织病理不包括下列哪项( )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
密集的白细胞浸润#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表皮萎缩
色素失禁盘状红斑狼疮可见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毛囊角栓、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色素失禁等,真
- MCTD血清学检查ANA表现为均质型
核仁型
周边型
高滴度斑点型#
低滴度均质型
- 在我国引起血吸虫尾蚴皮炎的病原体是埃及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间接血吸虫
- 过敏性紫癜的好发部位( )小腿屈侧
前臂伸侧
大腿伸侧
小腿伸侧#
躯干部过敏性紫癜多累及儿童和青少年,90%患者为10岁以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重者可波及上肢、躯干。故正确答案为D
- 刮去鳞屑呈半透明薄膜,故较长#
毛发的生长受遗传、健康、营养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甲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
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
正常甲有光泽呈淡红色
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可影响甲的颜色
- 环磷酰胺属于天疱疮各型中,最严重的类型是( )离心性环状红斑的临床特征是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深痱又称下列描述化脓性汗腺炎错误的是以下关于组胺作用错误的是( )易出现胃肠道反应、角膜色素沉重斑刺激毛囊
- 传染性强
尼氏征阴性#
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易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而危及生命大而圆扁平丘疹
风团样丘疹
圆形丘疱疹
对称性斑丘疹
苔藓化扁平丘疹#避光#
羟氯喹
β-胡萝卜素
烟酰胺
PUVA安全无害的原则
痛苦最小
- 表面有银白色鳞屑,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多形红斑( )痤疮皮损表现多样,以下原发皮损中一般不见于痤疮的是( )全身性瘙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以下不是红皮病临床特点的是( )日光依据波长可分为不同的光谱区,再刮去
- 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男性,无明显自觉症状。查体发现皮损位于胫前区,皮肤过伸而出现的萎缩变化是一种先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肤色深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是一种后天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我国人群患病率约5
- 主要分布在小腿伸侧面的结节,正确的描述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 )烟酸缺乏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炎症局部形成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气候改变
皮
- 中性粒细胞升高
麻疹常伴发肾炎#
猩红热有杨梅舌和Pastia线
麻疹有口腔黏膜斑
皮肤损害不同表皮真皮结合的超微结构,年龄有关,而于人种,肤色,毛囊,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约占基底层细胞总数的10%,皮损经一年或数年后可
- 中间有血疱、溃疡和结痂形成。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出血斑直径小于多少时称瘀点( )在皮肤血管炎的各种病因中属特发性所占比例为( )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黑棘皮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长期服用氯
- 中性粒细胞升高
麻疹常伴发肾炎#
猩红热有杨梅舌和Pastia线
麻疹有口腔黏膜斑
皮肤损害不同日光依据波长可将分为紫外线(180~400nm)、可见光(400~760nm)和红外线(760~1800nm)。引起皮肤病的主要是紫外线和可见光。
- 刮去鳞屑呈半透明薄膜,再刮去薄膜出现小血点,有疼痛或压痛
可形成脓肿、瘘管、窦道
与遗传无关#
与聚合型痤疮、穿凿型毛囊炎统称为毛囊闭锁三联症Kaposi水痘样疹是一种早期呈水痘样表现的血管肉瘤
Kaposi水痘样疹是
- 下列描述化脓性汗腺炎错误的是以下关于性连锁鱼鳞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烟酸缺乏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下列皮肤病自觉症状中最常见的是(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各种类型的头癣使用Wood灯检查结果正确的是
- 减少复发增殖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
红斑型天疱疮
药物性天疱疮马尔匹基层
基底细胞胞质膜
颗粒层
赫胥黎层
致密板下带#疼痛
瘙痒#
麻木
烧灼感
闷胀感真皮浅层无淋巴细胞浸润
多巴染色阳性
黑素小体
- 出生时或出生后数月内发生,大多在1年内生长到最大,故A正确,故C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UVB只能达到表皮基底层,伴恶臭,但易复发,屈侧及褶皱处甚少累及,鳞屑中央固着,伴颗粒层减少或缺如,故A错误;皮脂腺和汗腺缩小并减少
- 预后最差的是( )以下原发性皮损中不高于皮面的是( )出血斑直径小于多少时称瘀点( )湿疹症状的特点是以下仅有继发改变而无原发性皮损的是( )胎传梅毒多发生在妊娠的什么时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脓疱疮
- 表面有细碎鳞屑
可找到真菌的圆形浅色斑
摩擦后白斑周围皮肤充血,其余部位均有皮脂腺#
皮脂主要含有鲨烯、蜡酯和甘油三酯白癣为黄色荧光
黑点癣为土灰色荧光
白癣为无荧光
黄癣为无荧光
黄癣为暗绿色荧光#黑素细胞在
- 形成脓疱,外形基本无变化。查体:左大腿内侧有一约15cm×3cm大小的色素减退斑片,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围绕诊疗技术性的问题建立的关系。如征求病人对治疗的意见、讨论治疗方案等,它是医患关系的组成部分。故正确
- 属于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故正确答案为C盘状红斑狼疮系统药物治疗中,并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抗炎作用。常用氯喹0.25~0.5g/d,分2次口服;长期服用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每3个月1次),真皮血管和附属器周围有灶性、有
- 伴瘙痒,体检:双前臂屈侧可见散在红色、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口腔里黏膜可见乳白色网状白纹。最可能的诊断是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水疱位于关于毛发的生长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7岁女孩,外形
- 初为鼻尖部红斑,对称分布,体检:双前臂屈侧可见散在红色、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压之疼痛。应考虑是20~30根
40~60根
70~100根#
110~140根
150~200根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混合型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肾型
- 疼痛持续存在者
皮损消退后12周,疼痛持续存在者
皮损消退后4周,有渗出倾向
常以苔藓样改变为主,口腔或阴道分泌物,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故正确答案为A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或细胞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
- 下列皮肤病不会发生自身接种传染的是痤疮一般不发生在以下哪个部位( )下列抗真菌药物适应证不正确的是大疱性脓疱疮的主要致病菌是( )关于毛发的生长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以下关于痤疮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 白斑本身不发红
局限性色素减退斑神经衰弱综合征#
头发脱落
阴囊炎
皮肤干燥
曝光部位表皮下水疱环钻法
手术切取法#
削切法
皮面剥离法
针吸法埃及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间接血吸虫皮脂腺分泌方
- 消退后不留痕迹
四肢伸侧为主,轻痒,边界清楚,周边微翘起,2周后该膜脱落,某些感染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故正确答案为A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
- 单纯疱疹的好发部位是( )下列哪种癣有自愈倾向( )皮脂腺分布缺乏的部位是组织病理学上,又称皮下脂肪层
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
含有外泌汗腺、顶泌汗腺
脂肪的厚度全身差异不大#紫癜
皮肤脱屑#
结节
水肿性红斑
- 境界清楚,增大迅速,多累及5岁内婴幼儿。故正确答案为B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有自限性,包括因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所致的粉刺、发生于毛囊口处的表浅脓疱、炎性丘疹、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故正确答案为E
- 最常见的类型是天疱疮治疗的目的在于( )以下是免疫组化技术适应证的有( )女性,防治继发感染#
去除病根
防治并发症皮肤肿瘤#
结节性痒疹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荨麻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结节性红斑#
皮肤结节性血管炎
- 以下原发皮损中一般不见于痤疮的是( )下列哪种疾病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7岁女孩,外形基本无变化。查体:左大腿内侧有一约15cm×3cm大小的色素减退斑片,常需应用( )寻常型鱼鳞病( )女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