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冷凝集素试验,错误的是区分全自动与半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标准之一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为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冷凝集素,为IgM完全抗体
凝集反应的高峰在0~4℃,当温度回升到37℃时凝集消失
IgM冷集素效价参考区间
- 骨髓穿刺的禁忌证有细胞化学反应种类有Rh血型中抗原性最强的是FAB分型中,非特异性脂酶阳性,但能被氟化钠抑制,属于白血病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缺铁性贫血
血友病#偶氮偶联法#
联苯胺法#
雪夫
- 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与Hb浓度间的关系为粒红比例
- 34岁,确诊慢性肝病8年,反复齿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紫癜半年住院。体检:面色灰暗,脾肋下4.5cm,腹水症(-)。其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下列哪种白细胞介素可刺激T细胞生长,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
- 遗传性红细胞膜的缺陷性疾病包括血管内溶血的特点包括检验血清中自身抗体和多种病原体抗体的常用方法是免疫学检测质控品应具备的以下特征,但不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棘形红细
- 红细胞G-6-PD酶缺乏时,下列哪项试验呈阳性反应支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骨髓组织病理检验结果为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关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说法错误的是抗人球蛋白试验
热溶血试验
高铁血红蛋
- 在缺铁潜伏期中,下列哪项是错的下列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最常见的骨髓瘤类型是血清铁开始降低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消失
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有贫血#
无贫血伤寒
副伤寒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室内质量控制单值控制图是指每次测定一个观察值,不作重复测定,根据测定数据平均值X和标准差(s)绘制,下列属于单值控制图的是对于一个严重贫血患者,制备血涂片时需用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般以x为控制基线,
- 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象特征是正常人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革兰染色时,部分无活性状态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象改变主要表现为粒系细胞明显减低或缺乏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但可见原粒及早幼粒细胞。革兰染色时,由于革兰阳性细
- 血液、骨髓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首先应考虑排除人工法血细胞计数的技术性误差来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诊断B-CLL的免疫标记中,下列最有价值的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大肠埃希菌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菌
霍乱
- 空腹低血糖可分为以下几类,除了下列哪一种成分的测定受标本溶血影响最大参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趋化因子有( )。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内分泌性低血糖
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
肝原性低血糖
肾源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是用于诊断下列哪一种疾病某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的妇女,术前配血最好选用下列是微量高速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的特点,但除外可能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转化为白血病的治疗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的目的和作用是( )。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其在血液中持续存在的时间为识别实验室间差异,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
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实验室质量的客观证据,染色温度宜25℃
试管法,染色时
-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的防御意义主要为在开展室内质控时,实验室应首先对实验方法进行下列哪项工作( )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形态变化一般规律的是某患者APTT为36s/31s、PT为12.5s/11s,若临床上有较明显的延迟性
- 关于MD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择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方法下列哪组物质属于初级胆汁酸关于重型再障,错误的是MDS是一组获得性疾病
MDS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MDS是一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异常
- 关于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描述正确的是( )。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冷凝集素试验是检测下列细胞中,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有诊断意义的是血管内溶血红细胞主要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破坏
血管内溶血以急性多见#
血管内溶血
-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DIC的有关理论梅毒血清中除含有特异性制动抗体外,另一抗体是常可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实验室应建立电子化或纸质的样本接收记录,记录信息至少应包括( )。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
大量
- 酶介质法使被IgG致敏的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其原理是血磷的测定多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酯酶双染色对诊断哪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红细胞膜之间的桥梁作用
在致敏的抗体之间的桥梁作用
中和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要点为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INR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抗凝浓度的适用范围为关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错误的叙述是血涂片找到幼稚红细胞
血涂片找到幼稚粒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关于白血病的发病情况,说明是下列支持真红细胞增多症的是微血管血栓形成#
微血管功能障碍
微血管血液瘀滞
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微血管内血流增多白血病发病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中居首
- 以下哪种一般不作为肿瘤标志物诊断骨髓瘤浆细胞比例标准是需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鉴别的疾病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所指三联征是指酶和同工酶
糖蛋白类
激素
脂类及其衍生物#
胚胎抗原大于5%
大于8%
大于15
-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改变是在进行标本数量较大、样本率近似正态分布时,其显著性检验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检验方法(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静脉放血治疗后可发生如下情况,除了关于高钙血症对机
- 区别晚幼、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最重要的是下列哪项会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成人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下列哪项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胞体直径的大小
核染色质情况
胞质中颗粒的多少
胞核凹陷程度#
胞质量的多少红细
- 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为肘部静脉#
外踝静脉
股静脉
腘静脉
手背静脉血红素加单氧酶#
胆绿素还原酶
葡萄糖醛酸转移
- 尤其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甲状旁腺功能
活性维生素D含量
肠道吸收功能
烫伤#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在一起称血小板聚集。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骨髓内的异常浆细胞,即骨髓瘤
- 下列哪种贫血临床常见黄疸、脾肿大某病人HCT为80%,采血5ml需加入多少109mmol/L枸橼酸三钠抗凝剂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最主要特征是临床疑为再障,最有助于该病诊断的是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
- 对腺病毒进行血清型鉴定通常采用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下列可引起仪器法红细胞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糖类非酶促结合而成,一般可反映的血糖平均水平在补体结合试验
EIA
血凝抑制试
- 有关凝血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关于CSF,说法不正确的是制备人血清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外周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
-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诊断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血清学试验是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疑为血友病患者,首选常用的筛选试验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红细胞疾病#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脾功能亢进#
粒细胞疾病#
- 关于血友病的出血特点不正确的是患者女性,左膝关节肿痛。实验室检查:PT12.5s/12.3s,APTT46.8s/35.0s,TT18.0s/17.0s,FIB2.9g/L,FⅧ:C为25%,FⅨ:C为110%,FⅪ:C为87%,vWF:Ag为19%。考虑什么疾病有关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
-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升高可持续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检查的主要特点为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组合错误的是根据WHO分型标准,骨髓原始髓细胞≥20%,应诊断为5~7天
7~10天
10~15天#
15~18天
18~20天粒红
- 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形态变化一般规律的是男性,32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ml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一次,尿呈酱油样,血压75/45mmHg。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是除哪
- 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ESR152mm/h末,IgG12g/L,IgM11g/L,但确诊,对照用患者同型或O型红细胞。ITP患者有抗血小板抗体,可以出现不同的荧光核型,主要有周边型、均质型,斑点型,核仁型和着丝点型。
-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MP化疗方案
VAD化疗方案
M1化疗方案
COP化疗方案#
骨髓移植POX染色#
PAS染色
ALP积分测定
ACP染色
SB染色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骨髓转移癌不耐热
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
存
- 免疫方法检测尿中HCG时与LH有交叉反应是由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主要表达的特异性抗原有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HCG与LH的β亚基相似
HCG与LH的α亚基相似#
- 血涂片瑞特染色时,标准差为0.5mmol/L,在以此数据绘制单值控制图进行下1个月的室内质控监测时,某一天测定质控样本其结果为4.8mmol/L,应判断为5.5~6.0
6.4~6.8#
6.2~7.2
7.0~7.5
7.5~8.0酶释放试验
硝酸四氮唑蓝
- 为了补充新鲜红细胞,使用ACD保存的全血不应超过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叙述,这里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一类化合物,分布不均
为2~3个嗜天青颗粒的融合
易溶解#
可能为摄取细菌发生变性
可能为自噬体同型胱氨酸
同
- 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的机制是有关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以下疾病中,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升高的是( )。急淋白血病的特点正确的是支链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支链氨基酸经肾脏排
- 骨髓增生活跃,其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值是红细胞渗透脆性减少主要见于尿试带用酯酶法测定的白细胞是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象特点的是1:1
1:10
1:20#
1:50
1:20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
- 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曲线是双缩脲测定血浆总蛋白,叙述正确的是血清补体水平不发生显著变化通常见于血清游离镁约占血清镁直线
双曲线
抛物线
S形曲线#
对数曲线反应复合物的吸收峰在540nm处#
反应复合物的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