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皮质醇(cortisol)、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elliptocytosis)、外周血涂片(peripheral blood smear)、类肝素物质(heparin-like materials)、红细胞铁蛋白(erythrocyte ferritin)、红细胞膜缺陷、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clotting time)
[多选题]属于IgSF的粘附分子是 ( )
A. LFA-1
B. CD2
C. CD28
D. MHCⅠ/Ⅱ类分子
E. CD4/CD8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临床中进行肥达试验最常用的方法为( )
A.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 玻片凝集法
D. 试管凝集法
E.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单选题]低血糖时可出现( )
A. 胰岛素分泌加强
B. 胰高糖素抑制
C. 生长激素分泌抑制
D. 生长激素分泌加强
E. 肾上腺素分泌抑制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出现的红细胞多为
A. 靶形红细胞
B. 口形红细胞
C. 低色素性红细胞
D. 正常细胞性贫血
E. 高色素性红细胞
[单选题]嗜酸性粒细胞中特有的物质是
A. 铁蛋白
B. 乳铁蛋白
C. 黏附性蛋白
D. 细胞毒性蛋白
E. 组胺
[单选题]患者血清与A型、B型红细胞均产生凝集,与O型红细胞不产生凝集,根据ABO血型系统的独特性质判断该患者红细胞上的抗原情况
A. 存在A抗原
B. 存在B抗原
C. 存在H抗原
D. 存在A抗原和B抗原
E. 存在AB抗原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G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A. 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 红细胞膜缺陷
C. 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 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单选题]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正常人TT为16~18s
B.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凝血酶时间
C. 又称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clotting time)(TCT)
D. 主要反映凝血过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
E. 患者较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有诊断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ye5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