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直热式成像技术的代表胶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3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清晰度(definition)、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不存在(there is no)、重复使用(used repeatedly)、内插法(interpolation)、显示屏(display screen)、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原子核(nucleus)、处理法(treatment method)

  • [单选题]关于直热式成像技术的代表胶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DRYSTAR(TM)DT2
    B. DRY PIX 2000
    C. DRY PIX 1000
    D. DRYSTAR 3000
    E. DRYSTAR 4500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对CT工作原理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利用锥束X线穿透受检部位
    B. 利用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
    C. X线穿透被照体时,其强度呈指数关系衰减
    D. A/D转换是将数字信号变为电流信号送至显示屏显示
    E. 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

  • [单选题]关于C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R将透过人体的X线影像信息记录于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
    B. IP不能重复使用
    C. IP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D. 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
    E. CR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

  • [多选题]多层螺旋CT重建预处理的方法是
  • A. 优化采样扫描
    B. 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
    C. 扇形束重建
    D. 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E. 卷积处理法(treatment method)

  •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伪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调整照相的窗宽、窗位可消除伪影
    B. 卷褶伪影、截断伪影都属于设备伪影
    C. MR伪影多的原因是成像参数多,成像过程复杂
    D. 由于伪影产生的原因不同,伪影的表现和形状也各异
    E. 伪影是人体组织本身不存在的致使图像质量下降的影像

  • [单选题]腰椎正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
  • A. 第1~5腰椎椎体序列位于照片正中
    B. 腰骶关节、两侧骶髂关节及两侧腰大肌包括在照片内
    C. 棘突序列位于椎体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D. 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清晰,第1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
    E. 腰椎结构及骨纹理清晰,腰大肌阴影边界清晰明了

  • [多选题]影响X线照片影像颗粒性的因素有
  • A. X线量子斑点
    B. 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C. 胶片对比度
    D. 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和分布
    E. 胶片清晰度

  •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B.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C.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D.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E. 利用音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白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白旋回波序列的特点
  • A. 是磁共振成像最基本的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
    B. 采用90°激发脉冲和180°复相脉冲进行成像
    C. 第1个180°脉冲使纵向磁化矢量与Z轴翻转到负Z轴
    D. 90°脉冲使纵向磁化矢量翻转到XY平面上
    E. 180。脉冲可使XY平面上的磁矩翻转180。产生重聚焦作用

  • [单选题]CT国际通用的英文全称是
  • A. 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
    B. Computer TransAxial Tomography
    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 Computed Tomography
    E. Computerized Transverse Tomography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el0yo.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