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预防措施(preventive measures)、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抗生素抗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遗传物质(genetic material)、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理论上(theory)、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质粒拷贝数(plasmid copy number)
[单选题]转导与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点是
A. 以噬菌体为载体
B. 转移的遗传物质为供体菌的DNA
C. 有关的噬菌体均为缺陷型
D. 可由雌性菌变为雄性菌
E. 通过性菌毛连接沟通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属于病毒基因突变的是
A. 交叉复活
B. 互补作用
C. 表型混合
D. 温度敏感性变异
E. 干扰现象
[单选题]能以一定的DNA片段做模板,变换不同温度扩增该片段的仪器是
A. 蛋白测序仪
B. DNA测序仪
C. DNA扩增仪
D. 色谱仪
E. 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
[多选题]质粒的特点有
A. 有复制起点
B. 有的与抗生素抗性有关
C. 含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切点
D. 在某些细菌中,某些质粒拷贝数(plasmid copy number)较高
E. 在菌株中可终身存在
[单选题]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病原体可在 ( )
A. 虱胃上皮细胞内增殖
B. 虱唾腺内增殖
C. 虱体腔中增殖
D. 虱胃上皮细胞表面增殖
E. 经卵传至下一代
[多选题]合格的来自下呼吸道的痰标本应该是,
A. 含有脓细胞
B. 混有唾液
C. 含有较多的磷状上皮细胞
D. 细菌较少
E. 含有较多的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
[单选题]关于急性毒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指机体一次接触或24h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
B. 求出化学毒物对1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半数致死剂量
C. 了解化学物毒性作用强度
D. 了解化学物毒性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和致死原因
E. 求出最大无作用剂量
[单选题]MicroScan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多长时间可得MIC结果
A. 2h
B. 2.5h
C. 3h
D. 3.5h
E. 4h
[单选题]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
A.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数量及毒力
B. 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D.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 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
[单选题]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是( )
A. 研究疾病流行规律
B.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C. 建立与实际相符的模型
D. 控制疾病流行
E. 从理论上(theory)提出疾病的防治决策和措施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e7l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