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临床免疫副高卫生高级职称全真每日一练(08月17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1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1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临床免疫副高卫生高级职称全真每日一练(08月17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临床免疫副高卫生高级职称全真每日一练(08月17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由IgE介导的起敏反应
B. 肾上腺素治疗有效
C. 有明显的个体差弄
D.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E. 多在接触变应原(allergen contact)48小时后发生


2. [单选题]Ts细胞的特性不包括

A.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
B. 作用方式为非特异性
C. 受MHC分子的限制
D. 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
E. 抑制机体对非己抗原的免疫应答


3. [单选题]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中,激活血清补体作用最强的Ig是 ( )

A. IgG1
B. IgG2
C. IgG3
D. IgG4
E. IgM


4. [单选题]中国蓝培养基属于

A. 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B. 营养培养基
C. 鉴别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基
E. 增菌培养基


5. [单选题]FITC的最大发射光波长为

A. 490~495nm
B. 520~530nm
C. 595~600nm
D. 365~435nm
E. 410~650nm


6. [单选题]关于吖啶酯化学发光反应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发光迅速
B. 氧化反应不需要酶进行催化
C. 发光在酸性环境下进行
D. 反应的本底低
E. 试剂稳定性好


7. [单选题]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等的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观察其动力时需要( )

A. 亚甲蓝染色
B. 革兰染色
C. 抗酸染色
D. 不染色
E. 复红染色


8. [单选题]以下关于脱氧吡啶酚作为骨吸收标志物特异性及灵敏度均较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它是由胶原自然形成的,非生物合成
B. 从尿中排出前不被代谢
C. 骨是脱氧吡啶酚的主要来源
D. 不受饮食的影响
E. 软骨是脱氧吡啶酚的主要来源


9. [单选题]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其关键原因是

A. 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
B. 有分子内氢键故不溶于水
C. 与白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
D.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不溶于水
E. 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故不溶于水


10. [单选题]将下述分子按信号传递通路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居第三位的是( )

A. Raf
B. Ras
C. MEK(MAPKK)
D. 受体
E. ERK(MAPK)


11. [多选题]电泳的辅助设备有

A. 恒温循环冷却装置
B. 伏时积分器
C. 凝胶烘干器
D. 分析检测装置
E. 电泳槽(electrophoresis tank)


12. [单选题]选择培养基要选择融合的是

A. 脾细胞-瘤细胞
B. 瘤细胞-瘤细胞
C. 脾细胞-脾细胞
D. 细胞多聚体
E. 单倍体细胞


13. [单选题]HIV感染的确证实验为

A. ELISA法
B. 金标法
C. 反向凝集实验
D. 中和实验
E. 免疫印迹实验


14. [单选题]下列有关斑点免疫层析试验单克隆双抗体夹心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
B. 干片上附有免疫金复合物
C. 阳性反应出现两条红色线条
D. 阴性反应(negative reaction)不出现线条
E. 操作时注意浸泡液体不能超过干片部分


15. [单选题]患者不能对细胞内寄生菌或真菌产生抗感染免疫,提示可能的原因是

A. 巨噬细胞缺损
B. T细胞缺陷
C. 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D. 患有结核病
E. 补体缺陷


16. [单选题]变形杆菌属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特点为

A. 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徙生长现象
B. 菌落大,呈黏液状,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
C. 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
D. 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随后因种不同发展成黄色、白色或柠檬色
E. 扁平粗糙型菌落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wlnxp6.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