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营养状况(nutritional status)、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医疗纠纷(medical dispute)、长期使用(long-term use)、检验报告单(inspection report)、淋球菌培养(gonococci culture)、玻璃器皿(glassware)、厌氧菌培养(anaerobic culture)、体格健壮、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
[单选题]我国常规化学、临床血液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可接受成绩为
A. ≥90%
B. ≤90%
C. ≥80%
D. ≤80%
E. ≥75%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
A. 菌苔
B. 菌丝
C. 菌团
D. 菌膜
E. 菌落
[单选题]关于奈瑟菌属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兰染色为阴性双球菌
B. 无芽胞
C. 有鞭毛
D. 氧化酶和触酶阳性
E. 有菌毛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DHF/DSS的诊断限定了严格的标准,有4种主要的临床表现:高热、出血、肝肿大和循环衰竭。WHO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把DHF/DSS又分为如下几个等级(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个
[单选题]玻璃器皿(glassware)干热消毒要求
A. 160~170℃2小时
B. 160~170℃1小时
C. 100℃2小时
D. 150℃2小时
E. 140℃2小时
[单选题]下列对检验报告单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是检验信息的载体
B. 是医师用于诊断、治疗的医疗文件组成部分
C. 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工具
D.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
E. 体现了检验人员劳动的成果
[单选题]关于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菌群失调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表现称之为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
B. 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又称为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C.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
D. 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
E. 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dysbateriosis)
[单选题]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阶段的原虫是( )
A. 溶组织内阿米巴
B. 杜氏利什曼原虫
C. 阴道毛滴虫
D. 结肠内阿米巴
E. 疟原虫
[单选题]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 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B. 3~6个月体格健壮的婴幼儿
C. 低出生体重儿
D. 8~10岁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
E. 12~14岁青春期儿童
[单选题]有关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殖道标本进行淋球菌培养时,如未能及时接种,可将标本于4℃的环境下保存
B. 脓汁厌氧培养时,注射器取材后须将空气排空,针头插在灭菌橡皮塞内
C. 粪便标本不能及时分离培养,应接种卡一布运送培养基送检
D. 尿液厌氧菌培养(anaerobic culture)采用膀胱穿刺法收集标本
E. 血培养一般应在患者发热初期或高峰时采集标本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l3l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