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血小板、培养基(medium)、疟原虫(plasmodium)、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主要用途(main uses)、红细胞混入
[单选题]疟疾的传染源是
A. 病人
B. 受感染的动物
C. 带虫者
D. 病人及带虫者
E. 带毒者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main uses)是
A. 分离单个细菌
B. 增菌
C. 检测细菌毒素
D. 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E. 保存菌种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做血小板交叉配血试验
A. 输注机采血小板
B. 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
C. 红细胞混入量<5%
D. 同型输注且红细胞混入量<5%
E. RhD(-)者输注RhD(+)血小板时
[单选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患者的体内抗体会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生变化,有关急性期的血清学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生HIV感染后大约11天,用NAT方法可检测到血液中HIV-RNA
B. 感染后16天,可以检测到血液中HIV抗原
C. 感染后30天,第三代ELISA试剂可检测到HIV抗体
D. 初期阶段,感染后6天至6周,感染者可能有非特异的急性病毒感染症状,此阶段早期可能p24抗原阳性
E. 后期HIV抗体转阳
[单选题]术中引流的血液最长应在
A. 1小时内同输
B. 4小时内同输
C. 6小时内回输
D. 12小时内回输
E. 24小时内回输
[单选题]关于血红素的合成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与肝
B. 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素
C. 合成所有步骤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D. 血红素合成的原料是琥珀酰辅酶
E. 血红素合成主要的调节步骤是ALA的合成
[单选题]关于献血间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次献全血1个月后单采成分
B. 上次献全血3个月后单采成分
C. 上次单采成分6个月后才能够献全血或单采成分
D. 两次单采间隔时间不足1个月则不能进行成分单采
E. 一年内单采次数可以超过12次
[单选题]关于SEPSA方法,正确的观点是
A. 检测血小板抗体时,将血小板裂解后固相包被在微孔中
B. 交叉试验时,患者血小板包被在微孔内,再加入献血者血清
C. 红细胞在微孔底形成单层,判为阴性
D. 指示红细胞将在微孔中央形成紧密的细胞扣,判为阴性
E. 不处理血小板,直接检测出的是HPA抗体
[单选题]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达的主要抗体分子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单选题]哪个不是HLA遗传特点
A. 多态性
B. 连锁不平衡
C. 单体型遗传方式
D. 显性遗传
E. 隐性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96v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