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哪项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健康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1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心血管神经症(cardiovascular neurosis)、房性早搏、心电图纸、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多选题]哪项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健康人

  • A. 室性心动过速
    B.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房性早搏
    D. 室性早搏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患者男性,34岁,因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术后2天心电图示delta波消失,但多个导联T波仍倒置,其原因可能为
  • A. 心肌受损
    B. 射频消融未成功
    C.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D. 急性冠脉综合征
    E. 心血管神经症(cardiovascular neurosis)

  • [单选题]观测心脏转位的方法
  • A. 从心尖部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B. 从右心房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C. 从前向后观测
    D. 从水平面观测
    E. 从心尖部向右心室观测

  • [单选题]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
  • A.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结束,进入超常期
    B. 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C. 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 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 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 [单选题]心电图纸速为25mm/s时,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
  • A. 0.01s
    B. 0.02s
    C. 0.04s
    D. 0.05s
    E. 0.10s

  • [单选题]关于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错误的是
  • A. P波振幅减小或消失
    B. PR间期缩短
    C. QRS波群增宽,尤其是终末部分增宽
    D. T波高尖
    E. ST段下移或抬高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有效不应期延长
    B.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x5qqj.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