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肿瘤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试题151相关信息,更多肿瘤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3模拟试题151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治疗肾阳虚微证水肿应选用的方剂是( )
  A. 实脾饮 
  B. 真武汤 
  C. 苓桂术甘汤 
  D. 四君子汤 
  E. 五苓散 
 
2. [单选题]12对脑神经中在颅中窝中行程最长的是
  A. 视神经 
  B. 动眼神经 
  C. 三叉神经 
  D. 外展神经 
  E. 面神经 
 
3. [单选题]治疗癌症疼痛的辅助药物不包含( )
  A. 皮质激素 
  B. 肾上腺素 
  C. 抗惊厥药(anticonvulsants) 
  D. 抗抑郁药 
  E. 镇静安定药物 
 
4. [单选题]下列关于扁桃体癌叙述正确的是
  A. 起源于扁桃体的肿瘤95%以上为鳞癌和肉瘤 
  B. 扁桃体癌多数分化差,病理类型以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为主,易向邻近结构蔓延 
  C. 扁桃体癌的常见症状是双侧咽喉部疼痛合并声嘶,并可放射至耳根,进食或饮水时加重 
  D. 晚期扁桃体癌在治疗初始阶段,一般采用单侧扁桃体部位的照射技术 
  E. 扁桃体癌有较低的淋巴结转移率,故下颈、锁骨上区常规不预防性照射 
 
5. [多选题]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
  A. 调理疏通经络 
  B. 促进气血运行 
  C. 调整脏腑功能 
  D. 舒筋滑利关节 
  E. 增强抗病能力 
 
6.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7. [单选题]霍奇金病的根治照射剂量为 ( )
  A. 25Gy 
  B. 30Gy 
  C. 55Gy 
  D. 45Gy 
  E. 35Gy 
 
8. [多选题]成软骨性肿瘤包括 ( )
  A. 单发性骨软骨瘤 
  B. 多发性骨软骨瘤 
  C. 单发性内生软骨瘤 
  D. 多发性软骨瘤 
  E. 成软骨细胞瘤 
 
9. [单选题]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
  A. 正气 
  B. 正气不足 
  C. 邪气 
  D. 邪气亢盛 
  E. 邪气损正 
 
10. [单选题]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抗肿瘤体液免疫效应中发挥作用的共同机制是
  A. 直接吞噬、消化肿瘤细胞 
  B. 借ADCC效应杀伤IgG包裹的肿瘤细胞 
  C. 与肿瘤细胞结合,激活补体,杀伤肿瘤细胞 
  D. 与肿瘤细胞结合,影响其营养物质的吸收 
  E. 产生细胞毒性因子,杀伤瘤细胞 
 
11. [单选题]下述Tc-MIBI乳腺肿瘤显像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早期和延迟显像均可见恶性乳腺肿瘤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 
  B. 良性乳腺肿瘤,早期相呈轻度或无放射性浓集,延迟相则放射性聚集多更明显 
  C. 恶性乳腺肿瘤出现假阴性结果,可为多药耐药所致 
  D. 乳腺癌腋窝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时,可见转移灶内放射性异常浓聚影 
  E. 乳腺纤维腺瘤可出现假阳性结果 
 
12. [单选题]肿瘤治疗失败的三大原因 ( )
  A. 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应用不合理 
  B. 局部治疗不彻底,远处播散,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C. 抗癌药天然抗药性,多药耐药,严重毒性 
  D. 手术切除不彻底,器官损伤,功能障碍 
  E. 运用治疗手段不当,患者不合作(non-cooperation),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13. [单选题]影响剂量强度的有关因素是 ( )
  A. 给药途径 
  B. 用药方案 
  C. 疗程中单位时间可给药物的剂量 
  D. 药物体内排泄增加 
  E. 其他药物与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14. [单选题]放射敏感性与可治愈性的关系
  A. 等于可治愈性 
  B. 不等于可治愈性,但两者有关系 
  C. 与可治愈性无关 
  D. 与可治愈性关系不大 
  E. 以上说法均不对 
 
15.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某种恶性肿瘤在肿瘤中的构成比高,那么说明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B. 不同地区某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的比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某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 
  C. 肿瘤构成比是说明肿瘤内部各种肿瘤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D. 同一地区某一肿瘤的构成比与该肿瘤的发病率相同 
  E. 同一地区某一肿瘤的构成比与该肿瘤的患病率相同 
 
16. [单选题]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B. 细胞的恶性转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C. 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D.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细胞的恶性转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E.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殖–远处转移–局部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