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诱导干细胞进入外周血,获得充足移植量最有效的方法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先进性(advancement)、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红霉素(erythromycin)、阶段性(stage)、决定因素(determinants)、研究结果(results)、输血反应发生率、可分解(decomposable)、可测量性

  • [单选题]诱导干细胞进入外周血,获得充足移植量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环磷酰胺(CY)和柔红霉素联合动员
    B. 环磷酰胺(CY)和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动员
    C. 干细胞因子(SCF)和粒系-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动员
    D. 环磷酰胺(CY)和粒系-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动员
    E. 白细胞介素-3和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动员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ABO血型"改变"可见于
  • A. 肠道腺癌患者
    B. 白血病患者
    C. 骨髓瘤患者
    D. 肺炎患者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 [单选题]质量目标是组织制定的相对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和指标,其性质不正确的是哪项
  • A. 可分解(decomposable)
    B. 可测量性
    C. 适应性
    D. 先进性
    E. 阶段性

  • [单选题]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
    B.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results)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
    C. 队列研究时预期发病率的高低,影响到随访的样本量和时间
    D. 病例对照研究中,人群的暴露率影响所需的样本量
    E. 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能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

  • [单选题]采血达到采集量时,应用止血钳或止血夹夹住血流导管,其位置距针尾部
  • A. 3~5cm
    B. 5~10cm
    C. 2~3cm
    D. 5~8cm
    E. 10cm以上

  • [单选题]关于队列研究的失访,下列不正确是
  • A. 应尽可能减少失访
    B. 若发现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
    C. 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结局
    D. 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
    E. 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

  • [单选题]关于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症状轻重决定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母亲抗体强弱有关
    B. 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程度有关
    C. 与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有关
    D. 与胎儿的性别有关
    E. 与胎儿免疫功能有关

  • [单选题]输血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
  • A. 全血
    B. 浓缩白细胞
    C. 悬浮红细胞
    D. 浓缩血小板
    E. 血浆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d09l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